竹塹城迎曦門

Author: 竹塹城迎曦門 2016-02-15 15:54:17 Views: 689

 

 

竹塹城迎曦門位於新竹市東區東門街的圓環中央,是竹塹城目前僅存的一座城門。

 

 

 

竹塹城於道光七年(1827年)始建,道光九年(1829年)完工,由淡水同知李慎彝、竹塹巡檢易金杓等監造,仕紳鄭用錫、林平侯之子林國華、林紹賢之子林祥麟等總理,總計共費銀約十四萬七千四百九十八兩。

 

「竹塹」是新竹的舊稱,原本是平埔族竹塹社原住民所居住的地方。

 

明鄭時期,鄭克塽為了鞏固淡水基隆的防務,徵召竹塹社民趕運糧餉北上,因鄭軍督責過於嚴苛而引起了北部七社「番」的聯合反抗。

 

當時的鄭軍官員之一—閩人王世傑,於康熙三十年(1691年)與族親及鄉人前來竹塹開墾,並逐步與當地的原住民取得和諧,並進行交易。

 

清雍正元年(1723年),淡水廳治設於竹塹,並於雍正十一年(1733年)在竹塹三臺山下,環植莿竹為城,始稱「竹塹城」,由淡水同知徐治民創建。

 

直到嘉慶十一年(1806年)蔡牽為亂時,才由紳民改建為土圍。

 

嘉慶十八年(1813年),同知查廷華將土圍加高變寬,增建窩鋪與堆房,並在城外種竹開溝。

 

道光六年(1826年),為了防範閩粵械鬥的滋擾,鄭用錫與林平侯建議將廳城土圍改建為石城,也就是一般人所熟知的竹塹城。

 

竹塹城分為東西南北四門,分別為「迎曦」、「挹爽」、「歌薰」及「拱辰」,城門由城樓與城座所組成,座高一丈九尺。

 

東、西、南三門設有砲臺及水洞各二。

 

城外設壕溝,東、西門的壕溝上,另設有吊橋一座。

 

日據時期,新竹地區實施市區改正計畫,西、南、北三門及城垣被迫拆除,僅存迎曦門城樓孤立在發展快速的都市之中。

 

迎曦門為一柱廊式的城樓,樓高兩層,所在方位座西朝東偏南。

 

城座由花崗石條以一層丁一層順的方法砌造而成,前後各有外小內大的拱形門洞,正門門洞上方有額題「迎曦」,落款上題「道光戊子季冬」,比完工的時間稍早;下題「署同知李慎彝監造」。

 

迎曦門的屋頂形式為歇山重檐並帶有翹脊,屋頂下的大木結構,在翻修時以鋼筋混凝土仿作。

 

城門的後方立有道光九年(1829年)的「新建臺灣府淡水廳城碑記」石碑一方,為竹塹築城史的見證之一。

 

竹塹城迎曦門
地址:新竹市東門街中正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