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慈裕宮
Author: 中港慈裕宮 2016-09-21 13:03:42 Views: 920
中港慈裕宮位於中港市街西側的邊陲,址在苗栗縣竹南鎮中美里民生路七號,地當民生路與八德街的交叉口。
有關慈裕宮的始建年代,根據《淡水廳志》的記載:「(在)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由)甘騰駒等捐建。
」但是,廟中所遺留的最古老的文物--前殿正門左右兩側的青斗石獅,獅座上刻有「乾隆癸卯年桂月,福建漳州府龍溪縣二十九都,甫山社弟子王靜觀敬奉」等字樣,可知較確切的創建年代應為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
因此,《淡水廳志》上的記載應指第一次修建。
中港是漢人移居竹南地區最早墾拓的地方,其後發展為興盛的「中港街」河口港市,是往來艋舺與鹿港之間的交通重鎮及貨物集散地。
媽祖信仰也隨著移民及河港貿易而傳入,中港慈裕宮所奉祀的主神即為迎自湄州的三媽(渡臺媽),以及鎮殿的軟身大媽與二媽,蟒袍鳳冠,型態威儀。
慈裕宮創建至今,曾歷經易地重建與大肆增建的過程。
根據廟方所編《中港慈裕宮志》與宮中現存匾額文物加以勘考,道光六年(1826年),慈裕宮遭受漳泉械鬥的波及而焚毀。
而且原廟基地低窪,每逢天雨,即苦於水患。
因此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將廟宇重建於中港街現址。
目前廟中前殿仍存有當時的楹聯:「極坤德之洋洋聖母實為大聖母,新斯廟之亦亦瀛州別有小湄州」。
日治時期大正年間,廟宇年久失修,棟樑蝕朽,因此做了一次大規模的修建工作,包括前殿與正殿的大部份石作,都在此時汰舊更新。
民國之後,在廟方多次的改建與增建下,慈裕宮變得輝煌壯麗,舊有的部份在新增建築的包圍下,宛若一座全新設計的廟宇建築。
慈裕宮是一座通面寬七開間、三進兩廊帶左右兩護龍的合院建築。
正面面寬29.63公尺,進深25.17公尺。
三川殿前後左右結構勻稱,為其平面的特色。
中央明間淨寬4.76公尺,左次間淨寬2.17公尺,右次間淨寬2.19公尺,明間較次間淨寬大至2.18倍,使次間格外顯得狹小,與其他廟宇相比,是較少見的作法。
石雕是慈裕宮裝飾的主體,包括入口正門與外檐裝飾、檐廊及立柱。
前殿中門的一對青斗石獅,是目前所知該宮最早的石雕佳作,前殿的蟠龍石柱,是慈裕宮僅存的一對早期龍柱,柱心雕得十分細瘦,是該宮的特色。
中港慈裕宮
地址:苗栗縣 竹南鎮中美里民生路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