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山別莊

Author: 圓山別莊 2016-09-10 08:53:29 Views: 637

 

 

圓山別莊是日治時期大稻埕茶商陳朝駿所建,始建於日據時期大正2年(1913年),翌年建造完成。

 

別莊的興建與變遷過程和陳朝駿家族經營茶葉有密切關連。

 

 

陳朝駿養父陳玉露於光緒年間從事茶葉貿易,先至爪哇與友人合資開設義裕茶行,後在台北大稻埕朝陽街獨資設立永裕茶行,而後陳朝駿於明治33年(光緒26年,1900年)接管永裕號事業。

 

經過1910至1920年代,因陳朝駿傑出的商才,將企業推向高峰,擁有極高社會地位。

 

受近代商業文化影響,當時有交際社會名流以提升其家族聲望之需要,聘請日本建築師建造圓山別莊。

 

在建築類型上可以歸類於近郊賓客接待型別莊,是仿英國都鐸時期半木結構建築,規模與日本神戶的洋人館相似。

 

當時因陳氏在大稻埕另有商行、工場與宅邸,圓山別莊成為陳朝駿接待茶商公會重要會員及其他紳商的社交場所,著名人士如民國胡漢民曾暫居於此;同時孫中山在東京組中華革命黨時曾由吳文秀引導來台,在此籌款。

 

當時此處亦是陳氏家族其他成員暫居之所。

 

別莊佔地極廣,隔著基隆河與臺灣神社遙遙相對,隔著敕使道路(今中山北路)與圓山公園、動物園、陸軍墓地、護國禪寺等公共設施為鄰。

 

除了由通往臺灣神社的敕使道進入正門外,後門通往基隆河畔,可由水路抵達大稻埕。

 

但由於大正12年(1923年)陳朝駿遽逝和家族的不團結,再加上世界性經濟危機等因素影響,致使企業倒閉,圓山別莊便易手王姓人家所有。

 

至日據末期因敕使道路拓寬為40公尺,致使圓山別莊花園原有面積縮小,車庫也於此時拆除。

 

嗣後此地為日本憲兵隊行刑隊徵用,北側圍牆增設一水井,引進基隆河之水以關閉犯人,今尚留下北側地窖遺跡。

 

光復後為黃國書居住使用,同時圓山別莊南側增建兩幢建築物,將原本花架部份改成鋼筋混凝土構造,並將原本半戶外空間改成室內。

 

後因韓戰爆發,圓山別莊附近一帶成為駐防美軍眷屬住宅區,故此棟建築出租作為藝品館展售使用,民國64年(1975年)因美軍撤防後,藝品館沒落,生意蕭條而無人居住,直至民國68年(1979年)因興建美術館由台北市政府暫時管理,於民國71年(1982年)核定為紀念性建築,由公園路燈管理處保護並進行整修,民國76年(1987年)移交美術館管理使用後,成立美術家聯誼中心作為藝文界活動場所,並於民國79年(1990年)美術館編列預算以為建築物及環境整修工作。

 

民國87年(1998年)由臺北市政府民政局指定為市定古蹟,圓山別莊從此成為臺北市民生活的記憶。

 

圓山別莊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3段18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