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前李氏家廟
Author: 西山前李氏家廟 Views: 1613
西山前李氏家廟,位於今金門縣金沙鎮三山村光前里西山前22號。「西山前」,位於金門島東北,是一個自然村形式的單姓聚落,居民全姓李。金門人常將金門島分前後,靠近金城的西方屬於前,太武山東側屬於後,若東西兩地地名相同時,便以前、後做區別,所以「西山前」與隔鄰的「東山前」,合稱「後山前」,和金城鎮「前山前」相應。會稱為「山前」,是因聚落東北靠海處有獅山,向內陸延伸為五虎山,五虎山左側另有虎螺山,此三座山向南延伸到美人山和面前山即緩和下來,成為有天然屏障包被、可避風的居住之處。因此,在面前山南方、靠西邊的,稱「西山前」;在美人山南方、靠東邊的,稱「東山前」。金門李氏,主要源自福建兩個支系,一是同安浦園李容(明太祖洪武30年丁丑進士,1397年)的後代,大都聚居金門島西北側古寧的南山、北山及林厝一帶。另一支是漳州李煌遠、李孫助父子後代,聚居金門島東北側的山西、後山前一帶,也是西山前李氏始祖。李孫助(二世祖),明太祖洪武年間武官,任守御百戶,鎮守金門北方海中的小嶝島以抗倭寇侵擾,洪武2年(1369年)陣亡,遺孀攜二幼子(李德宗、李顯宗)往金門避難,繁衍成山西李氏。之後,李顯宗(第三世)一支遷往山前,以「桂林」為堂號,成為西山前桂林李氏的始祖。西山前李氏自此務農為生,在地利有限的環境中奮鬥有成,但分食者眾,週遭環境未能提供充裕條件,四世至八世之間,常有子孫分支他鄉,有遷回福建,也有遷往島內其他地方者。西山前李氏,至今已傳至二十六世,明清兩代皆有賢子孫在官場出入,十一世之後人才輩出,武官有十一世李世暈官至參將,文官有十一世李松(字世濤)任江西饒州府同知。因擔任實官,也為父祖請得封典,其中以李松為父祖請得奉政大夫(正五品銜)的誥贈最早,也顯示出李家在當時已地位不低。此後,至二十一世仍有任官者,但以武官居多,如十六世李克堂任都指揮使,十八世李紀安任廈門海防廳總捕科,捐官者也不在少數。出任官職外,西山前李氏不少人在清中葉以後經商致富。因西山前土地不足,家族繁衍人口增加,出外另謀生計者常就食海外,尤以南洋居多。自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起至光緒年間(1875-1908年),西山前李氏前往新加坡開設「九八行」(即批發行,因獲取二分利潤而名之),便達十八家之多。族人在新加坡經商致富,便匯款返鄉或回籍興建宅第與家廟,以壯家聲,光耀門楣,此為西山前李氏家廟興建的由來,約建於光緒32年(1906年),民國48年(1959年)曾局部整修。今日,西山前李氏另有二座宅第也列為臺閩地區三級古蹟,分別建於光緒6年(1880)與光緒10年(1884)。西山前李氏家廟,位於大小不同的30棟建築中心處附近,為李氏血緣凝聚中樞,也是子孫精神寄託中心。是一座三開間兩落兩廊的閩南式家廟建築,燕尾翹脊,淡雅樸實,莊嚴肅穆,是金門宗祠家廟中保存較為完整的少數之一。民國88年(1999年)6月15日,經金門縣政府指定為縣定古蹟。
西山前李氏家廟
地址:金門縣金沙鎮西山前2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