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下工作室

Author: 山坡下工作室 2016-06-24 07:52:40 Views: 1567

 

 

製作:大麥影像傳播工作室

監製:中國電視公司、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樹木擁有多才多藝,具有許多重要功能,他們不斷的吸收陽光、空氣、土壤、雨水的養分,將這些能量傳送並儲存在根、莖、葉,以及果實當中,不吝嗇的將這些能量釋放出來,提供萬物利用,並供養各式各樣的生物生存,創造水棲生物的家園,也提供陸地動物安居棲息的生活環境。
擁有茂密枝葉的樹木,具有遮陽闢蔭的功能,另外,茂密的枝葉、柔軟而粗糙的樹皮、土壤的細微孔隙,都有助於阻擋噪音的傳遞,10公尺寬的林帶可減弱30%的噪音,20公尺寬的林帶可減弱40%的噪音,在馬路兩旁種植行道樹,即可遮蔭並有效阻擋噪音,改善路旁住戶的居住品質,因此樹木可說是都市之肺也是天然的消音器。
森林的芬多精與負離子可以鎮定人體的自律神經,對身心健康有良好的幫助,負離子是因樹蔭、瀑布與激流相對較低的溫度,與其他地方產生溫差,形成空氣對流,當空氣流動吹過水滴表面時,週邊的水霧微粒產生大量的負離子,負離子與林木散發的芬多精結合,就是最好的養身方式「森林浴」。
台灣是綠色的福爾摩沙,在大量移墾之前,台灣從3千多公尺的山地至海岸平原都擁有茂密的森林,但因為大量開發,地震頻繁,以及颱風季節降下大量雨水,往往造成不可預期的災害,為防範災害必須具備新觀念的造林工作,以維護生物多樣性。
新的造林觀念是採用複層林方式造林,造林工作分為高山造林、山坡地造林、平地造林、海岸造林,海拔1500公尺以上的高山以保育為先,大部分採用自然復育的方式;其他地區則是採用獎勵的方式鼓勵民眾參與造林,山坡地進行復育,平地及海岸地區藉由造林創造優質的生活環境。為了生態重建及永續利用,樹種的選擇採適地適木,台灣原生為原則,提供原生多樣的樹種,重新塑造自然原本的形貌。
主要維護森林的工作者為林務人員,他們利用造林來修補大地的傷口,藉由防風定砂穩定海岸線的地質與水土,並且適地適木,提供原生多樣的樹種,重建自然原本的形貌,影片帶領我們與林務人員一同前往台灣各地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地質、不同的植被,一同栽種、一同造林、一同改善生態環境,從植栽的挑選,幼苗的培育,出栽的細心照顧,移植後的撫育工作,都讓我們能藉由影片一同參與。
海岸造林是相當辛苦又困難的工作,東北角海岸是難得海岸造林成功的地區,海岸造林需在第一線使用堆砂籬定砂,砂子穩定後,開始長出植被,例如馬鞍藤等藤類植物,之後便可開始於第二線種植灌木或喬木,以多樣化植物,接近自然的複層林重建海岸新防線,保護生物的生存空間。
大肚山的土壤貧瘠,原為常引起森林火警的大黍草等草原植被,在91年的「用樹根牢牢抓住台灣土地一人一樹活動」中,藉由造林、種下一顆樹,種植耐貧瘠的樹種,如相思樹、台灣巒樹等,讓大肚山成為一片森林,改變大肚山植被的面貌,讓原本人煙稀少的大肚山,成為著名的登山步道。
澎湖的玄武岩地形以及強勁季風,導致土壤發育瘠薄,植物難以生存,但經過造林團隊不斷的努力與發現,已經成為綠意盎然的綠色公園,主要栽種的樹種為小葉南洋杉,小葉南洋杉的樹脂具有自動修護功能,能防止鹽害,適合四面環海的澎湖等島嶼以及沿海地帶。
苗木需經過9年的義務教育,9年中由林務人員定期維護生長環境,9年後則定期接受社會規範,例如修枝或疏伐,讓每一顆栽培的樹接受義務教育及社會規範,給予水土保持、淨化空氣、調節氣候、提供休憩活動等的重責大任,並藉以維護自然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與森林的永續經營,種下一顆適合的樹,種下的是無限的希望,也種下異想不到的奇蹟。

 

 

 

山坡下工作室
電話:08-8792248
地址:屏東縣來義鄉南和村10鄰108-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