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17《經典.TV》【咱ㄟ社區】危機變轉機 白米社區營造
Author: TzuchiDaAi 2016-02-17 16:32:05 Views: 566
難得不下雨的天氣,步行在宜蘭縣蘇澳鎮上,通往白米社區的永春路。此地三面環山,路旁有白米溪緩緩流過,狀似米甕故舊名為「白米甕」。「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唱的不正是這樣的環境,生活於此,豈能不愜意?
但,這一切,都只是我的想像。現實中,一輛輛砂石車、油罐車從旁呼嘯而過,揚起一片粉塵。道路兩側,台泥工廠像一隻巨獸,不斷冒著白煙,附近錯落幾間礦石加工廠,還有零星破敗的廢棄廠房。
這大概是白米社區的宿命。蘊藏豐富的天然資源,註定被開發利用。從日治時期開始,日本人利用當地人稱「石米仔」的白色礦石做成水泥。除了水泥,礦石又可製成肥料等產品,因此礦石加工廠和台灣肥料公司也紛紛進駐。
雖然坐落於不起眼的東北角,白米社區卻在台灣的經濟奇蹟史上留下一筆紀錄。即使腹地窄小,卻又塞進一座中油油庫,將從蘇澳港進口的石油分運至宜蘭各地。最後,北迴鐵路再從山腰上劃過一道裂縫。白米地區的居民與家門口的山川從此隔絕。
看似一般的沒落小村,卻因為一輛輛的遊覽車相繼在此停駐,而顯得有些不尋常......。
重生,從木屐做起
「咔嗒,咔嗒......」一陣清脆的木屐聲,驚醒了這個沉睡的聚落。白米木屐館外頭,已聚集了一群遊客。人腳一雙木屐的工作人員,有的為他們導覽解說,有的示範傳統木屐的刨法,有的以彩繪、電燒、雕刻加上皮雕等方式,製作木屐鑰匙圈或吊飾等工藝品。
成立於一九九八年的木屐館,原本僅一層樓,是利用台肥舊員工宿舍改建而成,二○○四年加蓋了二、三樓,以容納與日俱增的遊客。
木屐館擴建時,人稱賴桑的賴永成擔任監工。他回憶起空間改造的過程:「舊宿舍之前很髒,表面還長青苔,我有用強力水柱噴洗過耶!」賴桑說木屐館外牆上,是社區居民利用當地的石頭和廢瓦片拼貼而成的馬賽克圖案。有別於許多地方建設是政府發包給工程單位去執行,白米社區則是強調居民的參與和共同創造。
例如,開設媽媽班,讓在地的美術老師邱憲章教社區婦女在木屐上彩繪,顛覆傳統木屐的刻板印象;另外,又成立皮雕班,以真皮做成屐耳,並在上面敲出花樣,將木屐賦予新生命。
前文建會自一九九四年開始推動社區總體營造計畫,最重要的步驟就是認識自己的社區。白米社區也展開了人、文、地、景、產的資源調查,發掘出傳統的木屐產業。早在日治時期,白米地區就是十分重要的木屐生產地,因為當地山多雨豐,盛產江某樹,其木材很適合做木屐。
同時,居民又在社區內找到了曾經製作過木屐的老師傅:陳信雄和李政吉,兩人當時已從事其他行業,藉此機會重拾塵封於床底下的工具,並教社區居民製作木屐。居民將磨好的木檯子拿回去加工,按件計酬,創造「家庭即工廠」的在地化經營,而木屐館本身目前也提供了大約三十個工作機會。
一九九七年,第一屆全國社區總體營造博覽會在宜蘭運動公園舉行。白米社區帶著木屐參加,還給自己的攤位取了個俏皮的名字:「仙履奇緣」。萬沒想到,為期二十四天的展覽結束後,營收竟達六十多萬元!木屐也因此成為白米社區營造的轉捩點。
因天時、地利、人和,白米社區如今以木屐文化館的形象深植人心。但在找到木屐作為社區招牌之前,白米的社造過程其實曾歷經百轉千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