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自己土地上開出來的花朵」龍部長偕同前輩建築師王大閎視察臺博館建築圖說徵集成果

Author: Jason Lin 2016-07-19 06:50:20 Views: 813

 

 

文化部部長龍應台今(17)日下午特別邀請高齡96歲的前輩建築師王大閎,一同前往國立臺灣博物館土銀展示館,檢視該館館藏王大閎設計圖稿原件,包括重要經典作品國立國父紀念館、虹廬(大虹公寓)、登月紀念碑、暨外交部辦公大樓等。

王大閎建築師是臺灣近代建築界的代表人物,也是第一代接受西方教育的華人建築師,擁有「永恆的建築詩人」美譽,作品糅合東方文化內涵與西方現代建築特色,透過建築傳遞人文精神,體用合一,獲得高度評價。臺博館現館藏有王大閎建築圖說共22案、計808件。

龍應台與王大閎建築師見面後,全程緊緊握著王大閎的手,她特別提到研究1912年歷史時,發現王大閎與臺灣的過程習習相關,因為他的家族與中國現代史有非常密切的關係,父親王寵惠曾經是我國的外交部長及司法總長,也是聯合國憲章的共同創作人之一,可謂我國法治的奠基者。當1912年孫中山先生在香港街頭,帶著基督教的信仰與革命思想尋找出路時,王寵惠的父親王煜初牧師對於孫中山具有巨大的影響力,「三『王』串起來,其實就是一部中華民國史」,她認為從宗教、法學、建築美學等層面來解讀,王大閎一家三代都是指標人物,而王大閎的建築陪著國人共同成長,對於能有機會親自向王大閎建築師致敬,龍應台特別向王大閎先生的公子王守正建築師表達謝意,「特別是在我們自己土地上開出來的花朵,自己應該要懂得珍惜。」她希望每個人都在談王大閎的時代,不能讓王大閎在主流的、熱鬧的論述中「不見了」。

今日首先檢視國父紀念館的建築設計原圖,該案為臺灣戰後第一次公開公平的國內競圖,王大閎擷取古典飛簷的精神與姿態,但是以更為誇張的手法,強調挑伸與凌空的感覺,在正門入口設計一座起翹的巨頂,聳然深入穹蒼,打破了中國傳統建築正面屋簷線的穩定感,為整個建築帶來更具雄偉力量與飛躍精神的氣勢,至今仍是臺灣現代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公共建築之一。

1964年興建完成的四層樓公寓住宅「虹廬」是王大閎在臺灣第一棟真正的集合住宅,也是第二個自宅,現今仍存(位於台北市濟南路三段18號),立面是由兩片巨大卻不對稱的清水磚粉白的牆所構造,在二樓以局部牆面聯結形成H形內凹立面,王大閎藉此「雨庇」解決臺灣氣候多雨、多日曬的問題,也讓量體更形雕塑與封閉,幾近一種對抗都市喧囂的堡壘。

登月紀念碑設計則始於1965年,1969年美國登月成功後,美國各界爭取此紀念碑設立,1974年預計興建於美國休士頓,並展開募款,但因1978年臺美斷交而計畫中止。原本登月紀念碑設計全高252.71呎,每一呎代表一千哩,象徵月球與地球之間最大的距離252,710哩,由兩片高窄的碑塔組成,建築物內部平面所形成的曲線,以及兩片碑塔之間所造成的音響效果,只有待來日完工時才可以知曉,風吹時或許有如天籟,發出雄偉渾壯的聲音,迴盪不已。

外交部辦公大樓頂層構造則隱喻傳統中國建築的斗栱,牆面配置大量細小的長條窗,有如國畫畫軸的框景,則是另一傳統的變奏,至今仍能持久、含蓄地散發出魅力。據王大閎公子王守正建築師表示,外交部辦公大樓設計係為王大閎畢生最滿意之作品。

臺博館係自2007年起啟動「二次戰後臺灣經典建築設計圖說徵集研究計畫」,與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合作,開始向前輩建築師及相關機構徵集重要建築作品之設計圖說與相關資料。這項建築界期盼已久的徵集收藏工作,透過許多建築界的協助,尤其是前輩建築師的支持下,經由商借、寄存、捐贈等方式,已經徵集達九萬筆以上之設計圖說、珍貴照片與相關資料。目前該計畫還在持續進行中,估計將可徵集到10萬筆以上珍貴資料,免於因時間流逝而佚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