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傑古厝與古墓
Author: 王世傑古厝與古墓 Views: 673
王世傑(公祿公),字元安,生於明永曆十五年(清世祖順治十八年,歲次辛丑,西元1661年)農曆正月十五日,卒於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農曆八月十五日,享年61歲,金門浦邊村人。前四世祖「學法公」(生於1526年),為開閩王審知公之第廿三世孫,自東沙遷徙至浦邊,為浦邊王氏開基祖,世傑為第五世孫。 王世傑出生,是年鄭成功據台灣,清世祖順治帝崩,子玄燁即位,為清聖祖康熙,八月清命戶部尚書蘇納海至閩,遷海邊居民於內地,離海三十里,村社田宅悉焚棄,百姓失業流離,死亡上千累萬。世傑與父親尚春公、母何氏媛娘及兄長世什、世傳皆隨鄉人撤至同安城內地。清聖祖康熙三年(1664年),父尚春公卒於同安城,次年母何氏媛娘也相濟病逝,兄弟三人,孤苦相依。 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靖南王耿精忠叛清呼應吳三桂,據閩反清,令人入台結援,鄭經復返金門招集流亡,遷入內地之民漸次返回金門。返回金門後,正值兵馬荒亂之世,以青少之齡充任軍伕,隨同鄭軍運補軍需輜重之補給工作。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世傑年二十歲,清水師提督萬正色率師攻金門料羅,守將吳國俊迎降,鄭經退回台灣,世傑隨鄭軍抵台。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鄭經卒,子克塽立,世傑隨鄭克塽部隊參與台灣北路諸番亂征討,運糧有功,官封謢糧大司馬,特准以跑馬馳驅起止的路線為界,刮地墾荒,又稱「跑馬定界」。 王世傑選定了先前運送糧草北上之時,對於有三條溪流縱橫交錯位竹塹(今新竹)附近沖積之土地,並打算返鄉召募鄉親一同開墾,不料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東征台灣鄭克塽降清,清政府對台灣實施海禁,必須要有良民證及照單才能赴台。王世傑便召集些許同鄉的軍伕在竹塹暗仔街(東前街三十六巷)開始墾拓。 清康熙二十七年(西元1688年),王世傑回籍,與長兄公喜公(號世什),次兄公愛公(號世傳),一同前往同安城外祭拜父母之墳,並於當年十月二十日將父母之靈骨撿入攜回金門,合葬於金門蘭厝山,此行長兄公喜公即隨世傑前來竹塹墾拓。 清康熙三十年,再次回籍率族人及親朋戚屬等約數十餘人渡海來台開墾竹塹一帶,引水灌溉墾耕,從東門街到暗仔街一帶開始,接著是西門街、石坊街到棘仔腳,最後在樹林頭庄聚居。 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左右,他三次返鄉,帶了一百多位族親(包括二哥之次子德琮公與侄孫際盛公)與鄉人前來開墾。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王世傑時年五十八歲,由其一手擘畫開鑿的四百甲圳(後稱隆恩圳,今天仍是新竹平原重要的灌溉水圳)主幹道築成,治田數百甲,開啟竹塹水利之始,至此新竹平原的農田均為其鋤犁所及。 康熙六十年(1721年),王世傑出外巡看圳道,被伏於草莽中之野番所殺,割首級,剝髑髏,族人尋獲其遺體,不見頭顱,乃以金屬鑄造一頭合其身歸葬其遺體於金門北太武山麓蔡厝之郊外,碑題「顯考郡大賓世傑王公之墓」,浦邊世傳裔孫每年清明祭掃其墓,稱金頭殼祖墓。 王世傑並不忘本,他在竹塹墾荒時為了能照顧留在家鄉的親族,設立了公田,每年將公田營收寄回家鄉或由族人前往竹塹領回公款,做為照顧親族、冬至祭祖及祖厝維修費用,直到日本殖民台灣時期才中斷公款支助活動。
王世傑古厝與古墓
地址:金門縣 金沙鎮金門縣金沙鎮浦邊39、40號(古厝),太武山下北簏金沙鎮大山段0719-0000、0719-0001、0921-0000地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