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廳憲兵隊

Author: 澎湖廳憲兵隊 2016-11-03 05:41:55 Views: 863

 

 

澎湖憲兵隊位在馬公市「澎湖天后宮」西鄰,原址在清康熙23年(1684)將台灣澎湖收入版圖後,曾被闢為澎湖水師協鎮(副將)署,清法澎湖之役後改以總兵駐防澎湖,協鎮署因此在光緒15年(1889)被改為通判衙門。

 

 

 

日治之後通判衙門被改為澎湖島憲兵分隊隊址,民國34年(1945)國軍接收後,先將憲兵隊營區撥交澎湖防衛司令部運輸組使用,到民國47年(1958)為因應「八二三」金門砲戰的新局勢,改組為馬公港口指揮部。

 

根據文獻記載,協鎮署的整體格局坐北朝南,北以一座海拔約12公尺的土丘為靠山,南濱馬公灣。

 

在清乾隆時期正面的主建築有「大堂一座三間,大堂前為頭門,頭門前周圍木柵,東西轅門各一,轅門內?旗二枝,東西鼓吹亭各一間」,大堂以內則有後堂、東西案房、左右護房、花廳、管班房、官廳、?房等房舍及箭亭、馬房等軍用設施。

 

光緒15年(1889)將協鎮署改為通判衙門時,只對基地上的原有屋舍做一些必要的修繕,並在署旁增建監房及化善所各一處;而本來建在文澳舊廳署右側的「陰陽堂」,也在這時候被一併遷建到新廳署的西南角。

 

一直到日治時期澎湖島憲兵隊進駐之初,通判署內的建物配置都沒有太大的變動。

 

昭和6年(1931)憲兵分隊將舊有廳舍拆除改建,新建的建築之中除了L形的大廳、及武道廳樓下的倉庫使用混凝土加鋼筋構築之外,武道廳本身、馬房、辦公廳、及6棟宿舍都是和式風格的木造建築;昭和16年(1941)在基地北側的土丘邊坡興建2座防空洞,供憲兵及其軍屬躲避空襲之用。

 

戰後初期,澎防部運輸組除了繼續使用這些接收的日軍營舍之外,也曾應部隊人數的增加而增添了一些?房、廁浴等建築,並且將營區西北側的兩棟日式宿舍闢為「女青年之家」。

 

民國47年(1958)金門砲戰爆發之後,軍方不但將運輸組改編為港口指揮部,也增建了餐廳及L形大廳後面的地下戰堡,來增加支援金門前線的運補功能。

 

而營區北側的土丘則因為劃交給空軍防砲部隊接管,而增建了防空砲座等設施。

 

民國62年(1973),縣政府將港指部北側到天后宮之間的土丘剷平,並拆除位於土丘南側的兩棟日式宿舍,來闢建民族路南段。

 

港指部L形廳的東端因此被削去一小部份,而改用空心磚來填補鄰接道路的牆體;原來位在東南角的營區大門(面向南方)也被剷除,而改在路邊開設了一座面東的大門及左右兩座哨崗。

 

民國84年(1995)L形大廳西側的兩棟日式宿舍又因為老舊漏雨而被拆除,改建為一棟兩層的鋼筋混凝土造的寢室大樓。

 

民國89年(2000),縣政府將港指部營區及其北側土丘一併變更地目為「社教用地」,兩年後又將港指部登錄為歷史建築;到民國93年(2004)軍方將港指部及其北側土丘移交給縣政府,以便進行歷史建築保存、再利用的整體規劃。

 

澎湖廳憲兵隊
地址:馬公段2448 之0000 地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