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尾水道

Author: 滬尾水道 2016-12-26 03:12:00 Views: 914

 

 

滬尾水道位在淡水區水源街的山麓,是一處低海拔的天然地下水源。

 

 

 

早期臺灣的一般民眾多以井水、河水或地下泉水形成的池水飲用,當中以飲用井水為最高級,富裕人家都鑿有自己的井,一般聚落則有公共的公井供村人使用。

 

 

臺灣最早開鑿自來水,始於光緒十三年(1887)首任巡撫劉銘傳聘日人來臺,於臺北城內石坊、北門、西門街三處鑿井,俗稱「番仔古井」供飲用,亦曾請日本技師引入「鐵支井」、的鑽井開鑿技術,以供應清潔乾淨的水,此法又稱「金棒掘法」或「上總掘法」。

 

不過,這個時候,仍缺乏現代多元功能的自來水系統。

 

1895年臺灣割讓予日本,當時日方忙於鎮壓武裝的抗日運動,對於資本主義化的基礎工程,尚無暇顧及。

 

當時淡水街庄內僅有以「條石」砌成之淺井三口,井深約在二至十五公尺之間,一號井位於「淡水支廳警察宿舍內」;二號井位於「英人兌匯站內」;三號井位於「稅關宿舍內」。

 

在水道設施尚未引進之前,水源大多來自這些地下井水,這些水質雖好,但水源卻感不足,並且容易遭受污染,且當時淡水仍是最重要的港口與軍事要地,臺灣總督府為解決這些問題,乃於1896年,成立「水道事務所」,特別聘請在日本的英國衛生工程學家巴爾頓(WilliamKinninmondBurton)來台。

 

巴爾頓認為要杜絕臺灣疾病的最好方法就設上、下水道(即自來水與排水道),臺灣現代化的自來水道於焉開始。

 

建設完善的自來水設備,地理位置與水源乾淨程度都是成功與否之重要關鍵,巴爾頓與其門生濱野彌四郎於依照韓森(E.Hanson)所勘察之大屯山山區湧泉為基礎加以擴大,將給水區分為高低兩區,當時,自來水水源有四:一、二號泉水位置位於水?頭;三、四號兩泉位於雙峻頭,交叉比對後決定以距離市區二、六公里的「雙峻頭」山間湧泉為主要水源,取水口導入配水槽後借重力自然流下,計畫供水約一萬三千人。

 

淡水滬尾水道於明治二十九年(1896)八月開工,所有經費由日本國庫支付,這個工程共有五次變更設計,總經費十萬二千二百九十八元日幣。

 

於明治三十二年(1899)完工,四月一日開始供水,是臺灣現代化自來水的開始,歷史意義重大深遠。

 

民國93年9月16日,經公告為縣定古蹟。

 

滬尾水道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水源街二段346巷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