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宮城隍廟

Author: 媽宮城隍廟 2016-06-02 18:25:08 Views: 721

 

 

媽宮城隍廟位於今澎湖縣馬公市重慶里,廟宇位處馬公市街中心,建於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至今已有兩百多年之久的歷史。

 

自元朝於澎湖設置巡檢司之後,歷明朝、清朝,澎湖的廳署設置所在地一直在暗澳。

 

 

明朝以來,城隍即列為國家正式祭祀。

 

清朝更是通令各省、府、廳、縣建造城隍廟宇,官員必需按時祭祀。

 

城隍廟的興建多與地方行政組織的發展一致,廟址所在也多位於官廳衙署附近。

 

城隍廟隨廳署的設置而建立,除了作為官方的正式祭祀,新履任的守土之官,必先致祭於神,始可入境之外,平時更須在定時節日,牒告奉神。

 

清朝時代,澎湖的官衙廳署原先位於文澳,因此作為官方之祭祀廟宇的城隍廟原先是位於文澳。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因文澳城隍廟規模狹隘,加以媽宮地位日益重要,於是新建城隍廟於媽宮,廟為三進式,有中庭、廂房,留有二碑記。

 

此為媽宮城隍廟興建之始,之後歷多次重修,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

 

光緒十五年(1889年),清廷將澎湖廳署移至媽宮城(今馬公市),媽宮城隍廟轉成為正式的官衙所在的城隍廟。

 

光緒十一年(1885年)中法戰爭起,波及澎湖。

 

二月法軍犯澎,城隍廟傳出神明顯靈庇佑澎湖人民兵勇之神蹟,事後城隍廟與天后宮獲清帝賜匾尊崇,更加封「靈應侯」。

 

城隍廟立址於媽宮衙署東畔塵肆之中,香火鼎盛,除了做為官方祭祀廟宇之外,亦收教化民心之功效。

 

現況今為一面闊五開間,縱深兩進式的平面格局建築。

 

有山門、拜殿、正殿及兩側廂房。

 

其建築構造主要由傳統大木構造及承重牆二種構造系統混合組成。

 

媽宮城隍廟
地址:澎湖縣馬公市重慶里光明路8鄰2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