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當代藝術館_K-P.O.P.─韓國當代藝術展CF
Author: MOCA Taipei 2016-04-11 14:15:24 Views: 558
展覽名稱 | K-P.O.P.─韓國當代藝術展
K-P.O.P.─Korean Contemporary Art
展覽時間 Date | 2014/04/19-06/15
總策展人 Chief Curator | 尹晉爕 Yoon Jin Sup
策展人 Curator | 韓之演 Han Ji Yun
參展藝術家 Artists |
Cha Myung Hi 車明熹、Chang Kyum Kim 金昌謙、Choi Young Wook 崔永旭、Chung Suejin 鄭秀真、Gimhongsok 金泓錫、Han Hyo Seok 韓效昔、Hong Ji Yoon 洪志侖、Jeong Jin Yong 鄭真蓉、Kang Yiyun 康利妍、Kibong Rhee 李基鳳、Kira Kim 金基羅、Kimsooja 金守子、Lee Kyung-Ho 李京浩、Lee Kyoung Mi 李慶美、Lee Lee Nam 李二男、Osang Gwon 權五祥、Park Seung Mo 朴勝模、Yeesookyung 李受俓、Yeondoo Jung 鄭然斗
年度教育贊助│文心建設
展覽簡介 Exhibition Introduction
K-P.O.P: 韓國當代藝術展
過程、他性、遊戲
從字面而言,K-POP原指當今眾所熟悉的韓國流行音樂,隨著韓國社會經濟的急遽發展,K-POP也迅速成為行銷全球的一種韓流文化。Pop除了指涉通俗、流行文化現象,同時也有「突然出現」、「爆開」、「呯然發聲」的字義。正如現今容易被看到與接納的流行文化都強調了感官面與世俗化的特性,韓國瞬間走紅的K-POP文化也難免被貼上了一種過度簡化的識讀標籤,並因此阻礙了人們去深入了解、體認韓國真正的當代文化及社會脈動。有鑑於此,本次韓國當代藝術展的策畫,特意從Process(過程)、Otherness(相異、他者)、Play(遊戲、玩樂、扮演)三個面向,來重新架構並反轉K- POP的創意內涵。
Process
Process(過程、處理)強調的是,藝術的特殊性和價值意義,應著放在創作行為或作品形成的過程,而不限於最終完成的「藝術品」。尤其在當代藝術這個領域,作品的形成過程中,創作者綜合應用蒐集、整理、關聯、核對、行為、意圖...不同的工作模式,可說是個常態。準此,本展覽將抽樣呈現幾位韓國代表性藝術家基於此概念的藝術 實踐和成果。
Otherness
Otherness(異己、他者),是相對於「自我」,用於區別自身以外的人或群體的概念名詞。在以西方文化為中心的意識形態中,西方人習於看待自己為「主體」,並據此評估「他者」是否符合自我的價值準則;一些無法匹配西方認知標準或表現期望者,也因此被貼上了「他者文化」這種具有弱勢、貶低意涵的標籤。本次展覽將探討韓國當代 藝術如何突破此概念和價值迷思,透過對種族、性別、文化、宗教、社會階層、國籍差異等議題的呈現,理解「他者」與不同社會結構之間可行的互動關係。
Play
Play(遊戲、扮演),這個策展面向聚焦的是,隨著科技發展,網際網路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當代藝術家對此文化現象的觀照與回應。面對現實人生的種種壓力,人們選擇逃遁到網際網路的虛擬世界中,讓想像馳騁或舒展情意,而某些網路社群也從中形成。在網路虛擬世界,人們可以自選角色扮演,以自由意志打造自身形象,而不再受制於現實規範。這類遊戲轉而成為驅動探索虛擬人生、發揮創意想像的一股新力量。本次展覽,將呈現韓國藝術家在虛擬世界和現實社會人生之間的觀察辯證,以及作品樣例。
【K-P.O.P:韓國當代藝術展】,精選19位韓國知名藝術家之代表作參展,除了藉以探索韓國藝術的當代視野和整體文化活力,也希望提供本地民眾觀察、體認韓國當代創作者在不同的文化議題與不同的媒材選擇之間,所交織形成的繽紛多元景觀和獨特藝術網絡。從某方面來說,本展呈現的也許是一個文化國度的最新藝壇切面,但它也提供了吾人對其未來發展潛力的評量框架和想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