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瓜石礦業圳道及圳橋

Author: 金瓜石礦業圳道及圳橋 2016-04-22 05:37:13 Views: 759

 

 

九份、金瓜石開始採金源自於光緒十六年(1890)劉銘傳鋪設臺北到基隆間的鐵路,在七堵架設鐵橋時工人無意間發現了河中的砂金,於是掀起了基隆河的淘金熱。光緒十八年(1892),清政府正式設基隆金釐砂局,允許人民淘洗金砂並抽取釐費。後來有人自猴硐溯大、小粗坑溪而上發現了小金瓜露頭,此後一批批的淘金客進駐九份,人人都想一圓黃金夢。甲午戰爭後臺灣割讓給日本,九份礦權隨之轉移給日本政府。日本據台初期因抗日活動風起雲湧,一度下令封鎖礦山,禁止採金。到了明治二十九年十月(1896)政策改變,以雞籠山頂的正南北線為界,劃分東西兩個礦區。西區瑞方礦權由日本人藤田傳三郎主持,稱為藤田組,而東區金瓜石礦權則由田中長兵衛取得,稱為田中組。明治三十年(1897)九份在藤田組的經營下,引進新型的設備及技術做有系統的開挖。當時臺灣人並不會這些技術,只能在坑口外運礦石,打打雜。當時擔任巡查補兼翻譯的顏雲年已租得大粗坑及菜刀崙等地的礦區。大正三年(1914)藤田組將瑞芳礦山的礦權以三十萬日圓限期七年出租給顏雲年。顏雲年打破藤田組壟斷礦權的作法,將承租的區域分成許多小區域,分租給其他承包人。承包人可自行採金亦可雇工開採。大正九年顏雲年合併了雲泉商會,組成「臺陽礦業株式會社」,繼續經營採礦事業。光復後台陽株式會社改組成了臺陽礦業公司,以九份為主,政府接收金瓜石成立「金銅礦務局籌備處」。戰後初期臺陽公司曾在民國38年及民國45年締造短暫的美景。然而一方面因受政府黃金政策的影響,公定價格不敷成本,另一方面因礦脈日趨枯竭,臺陽公司於是在民國六十年結束營業。民國四十四年金瓜石礦山改組,成立了「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到民國六十二年臺金公司轉入多角化經營設立禮樂鍊銅廠,但是因為經營困難,民國七十四年臺金公司決定結束工作。??

 

 

 

 

金瓜石礦業圳道及圳橋
地址:新北市瑞芳區金瓜石段15-5、20-8地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