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洲八角樓
Author: 蘆洲八角樓 2016-05-31 18:05:14 Views: 1027
蘆洲八角樓位在蘆洲市中山二路195巷12號。
蘆洲市位於淡水河下游西岸,東北隔河與臺北市士林區遙遙相望,西接五股鄉,東南與三重市毗鄰,呈一豎立之菱形。
本市原為河流沖積而成的沙洲,地勢低平,約介於0.5公尺至2.5公尺之間,土壤肥沃,適合農耕,但也多水患。
「蘆洲」舊稱「河上洲」、「和尚洲」或「鷺洲」。
這是因為本市原由大漢溪沖積而成沙洲,故名;清乾隆年間,竹塹(今新竹市)城隍廟僧梅福,向官府稟請,以現今水湳村一帶產業為關渡媽祖廟之業產獲准,關渡宮和尚即每年來此徵收租穀,於是鄉人稱為和尚洲;同時此地凡洲渚有水處,蘆草叢生,蘆花盛開時節,白鷺鷥棲息其間,蔚為景觀,故又有鷺洲之稱。
日治時期,於大正九年(1920)設「鷺洲庄」,光復後,稱「鷺洲鄉」,轄區幅員廣大,涵蓋今日之三重市全部。
本市自雍正十一年(1734)於八里坌設巡檢後,墾民日多,並形成一小型村落,並逐漸與八里坌、新庄街成為淡水河南岸的三街市。
蘆洲的開拓,以李、林、陳、楊、郭、黃、周等七姓為鋹。
蘆洲李姓屬?山李氏。
兌山李氏祖先河南固始縣人,五代隨閩王王審知入閩,後世定居汀州府上杭一帶,並逐漸綿延到閩南,元代中葉,有三十三郎仲文公者,遷居福建泉州同安縣南仁德里天馬山前兌山保,仲文公即為李氏後世所稱的兌山始祖。
八角樓的創建人李為先生,就是兌山李氏的後裔。
蘆洲兌山李氏族人,主要在乾嘉年間大量來蘆洲地區開墾,這和蘆洲到這個時候更適合農耕有關。
李氏先祖後來分散七角頭,即樓仔厝角、水湳角、八里坌角、崙仔頂角、土地公厝角、溪墘角、三重埔角,族人努力耕墾,也熱心於公益,蘆洲「保安宮」保生大帝廟就是李氏族人所捐建。
因此,李氏族人與蘆洲地區的開拓及發展有著極為緊密的貢獻與關係。
八角樓主人李為先生,在臺北市延平北路經營舊天興銀樓,日治昭和十一年(1936)在今址興建這座凹字八角形的兩層中日合壁式的磚造洋樓做別墅。
是蘆洲早期興建的洋式建築,相當引人注目。
光復後國民政府遷臺,曾有一位空軍將領在此居住,民國42年前後,陳炳坤、陳炎等人創立東洲化學製藥廠,專製西藥,乃向李氏購買,做為辦公大樓。
民國76年屋頂漏雨,白蟻侵蝕,經921大地震後,陳家第三代陳文彬先生相當珍惜這棟建築,恐八角樓倒塌,遂向臺北縣政府申請,民國93年3月17日,經審查通過登錄為歷史建築。
蘆洲八角樓
地址:中山二路195巷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