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莊派出所

Author: 舊莊派出所 2016-02-04 05:25:58 Views: 694

 

 

林園本地人習稱市區為林仔邊(相傳昔乃密林邊之ㄧ庄市集聚落, 後逐漸擴衍成街廓商圈, 並登載於清光緒年間之文獻輿圖中, 外地者則泛稱林仔邊為林園全區, 偶稱頂林仔邊, 以示別於鄰縣俗稱下林仔邊之林邊鄉), 清初行政區名為小竹橋庄(里), 後迭經更名為下小竹里、頂林仔邊區、林園庄(日本大正9年或1920年9月, 臺灣總督府變更臺灣行政區劃及地名《皆取二字》, 傳言斯時先民從漳州原鄉《漳州62%; 泉州37%, 語言為漳泉混合腔》祖廟周圍村落名曰鸛林村和園中村者截取「林」與「園」二字而命名,既示未忘原鄉情意,亦符閭里時況, 改稱亦富園林意境; 復且「園」「邊」及「林園」與「林邊」之日語發音近似《然與原稱林仔邊抑頂林仔邊之日語音異》; 惟諸說乃後傳, 考據有待補強)。 爾後改制為鄉(民國35年)及區(民國99年)皆未易「林園」之名, 現轄24里, 總人口約7萬3百餘人。約在十七世紀庄眾漢人來墾前,本區原居善於農漁之馬卡道族(Siraya Makatao,原住民平埔族, 惟有學者依語言系統將其歸為西拉雅族三支族之ㄧ; 爾後可能因躲避海盜及漢人侵墾而東移屏東南部和台東),區內已被發現七處數百至數千年前的文化遺址。荷據時期已有大陸南方沿海漁民屆冬烏魚汛期於境內濱海區搭寮居憩捕魚(季節性移民, 非定居漢庄)。明鄭陸師「中權鎮」曾屯兵坑仔口(中坑門, 今中門里; 另說中權鎮駐防今之鳳山區埤頂與中正里)一帶(鎮約為現今之步兵旅級, 惟兵員數較少)授田拓墾(營盤田)。清初渡海三禁時已有漳泉移民冒險橫渡黑水溝移居此區。林仔邊街(日治末期後鄉民又稱舊街,即今之福興街)在清領時期即有市集,當時本區與東港同為台灣與大陸貿易商船必經之地,清乾隆年間在境內下淡水溪(高屏溪)之出海口西(右)側設西溪汛(西溪非專指今之西溪里), 清雍乾時期之輿圖已有金京潭庄名(今之潭頭、中厝及林內三庄), 另在三庄附近(今大寮山頂和會社)設打鹿潭塘(汛塘為清代設在交通要衝之崗哨, 汛有軍官和士兵; 塘只有士兵駐守)。日治時期在舊街增設派出所、庄役場(公所)和郵便局等,故舊街爲林園庄之政商中心,不乏商賈與庶民遠從赤崁、鳳鼻頭和大林蒲跋涉來此交易,市況鼎盛,街上現仍存有多處巴洛克式建築古蹟。本區雖地處偏鄉,但人文薈萃,早在百餘年前已有科考舉人四員(一文三武)及秀才一人,晚至60年代,亦有負笈美日獲博士學位者至少四位, 後繼者亦不乏其人, 在大學院校任教與高等研究機構從事科研之學者不下十人, 其他行業之出類拔萃者更不勝枚舉。林園詩社為原縣內繼日據時代已有的鳳崗與旗峰兩詩社之後成立,已歷四十餘載, 騷人墨客輩出, 吟唱未輟。區內鳳凰山屬珊瑚礁地質,爲軍事要地,二戰期間,日軍在山內挖鑿總長約6公里之戰備坑道,戰後亦有國軍重兵駐守山區。珊瑚礁岩(咾咕石)和磨粉(石灰)爲三、四十年代的重要建築材料,目前山腰仍有石灰窯遺跡。珊瑚礁奇岩怪石、坑道和古刹清水巖構成了本區除了文史古蹟、海濱港景與紅樹林生態園區外之部份的特色風景勝地。林園曾是漁米之鄉, 魚蝦九孔養殖盛極一時, 現則盛產洋蔥與美濃瓜馳名, 惟美中不足而成隱憂者乃是境內局部區域性里鄰之環境遭受石化工業污染, 尚待政府、業者與受害里民共思良策解難。

 

 

 

 

舊莊派出所
電話:02 27822492
地址:臺北市南港區舊莊街1段2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