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霞宮
Author: 碧霞宮 2016-10-15 06:18:26 Views: 646
宜蘭碧霞宮又名武穆王廟,位在今宜蘭市城隍街52號,主祀岳飛,是臺灣少數幾個以岳飛為主神的廟宇,其淵源可追溯至早期之坎興乩堂。
扶鸞又名扶乩,是中國的一種古占法,據學者研究,清康熙年間,臺灣已有此類活動;道光咸豐同治年間已有鸞務,時有文人恭奉神明,設置沙盤、木筆,請神降乩示事。
清光緒年間,在宜蘭之鸞堂頗多,有名者如新民堂、喚醒堂、未信齋、醒世堂、鑑名堂、坎興堂等等。
其中關於坎興鸞堂之設置,或者可以追溯至同治初年,經設鸞數次後,至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四月正式開堂,並由陳祖疇、陳惟馨等人籌建碧霞宮,祭祀岳武穆神像。
可能在明治三十年年初動工,於十一月初步完成主殿建物。
另一方面楊士芳、李望洋等人,因有見於割臺之際,兵荒馬亂,地方不寧,乃共同組織「勸善局」,宣講忠孝節義,安定人心,並且有意建廟,求一固定集會場所。
由於雙方動機、作法均不謀而合,而且楊士芳等人擁有科舉功名與官銜仕紳之名望,陳祖疇等人想借重他們之聲望以資號召,所以改讓楊士芳出面當頭,因此召集、買地、簽約率由楊士芳主事,終於在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碧霞宮才全部完成。
以後碧霞宮第一任首事也是請楊士芳擔任,而勸善局也並併附在碧霞宮內。
時基地約百餘坪,建物佔地九十八坪一合二勺,採座北朝南之配置。
碧霞宮既於明治三十二年全部竣工,嗣後有若干次之增建翻修,如大正四年(1915年)增建東西廓及左右二廊,所祀神明,中有岳王像,東西廓祀其部將,左右廊合祀五文昌。
二戰後,民國四十二年一度修繕,五十年及七十年間大興土木,曾修補東西軒,七十三年發動募捐,添購該廟後面空地,準備擴建廟宇。
但幾經波折,到八十年十月成立「重建籌備委員會」,並委託建築師規劃重建,八十一年完成設計請照,舉行破土儀式。
不料,翌年五月宜蘭縣政府為慶祝「開蘭二百週年紀念」,將廟後方土地規劃為楊士芳紀念公園,並列報碧霞宮為古蹟,不准重建。
以後幾經反覆陳情,縣府也召開古蹟勘查座談會協調,八十六年信徒大會中同意縣府將碧霞宮列入古蹟保存。
碧霞宮成立之初,便有宣講善書,教化善行之舉,較為特殊者為門生制度,分鸞、講、經三部份與賑救等修行,個人可自由選擇一項或多項參加。
該宮歷史不甚久遠,規模不大,裝飾簡樸,卻被宜蘭縣政府指定為第一座縣定古蹟,其原因與價值,約略言之有三:1.是臺灣少數幾個以岳飛為主神之廟宇,祭典不僅符合古制,而標榜忠孝節義之精神,保存民族正氣之宗旨,尤為他廟所罕見。
2.廟之創建歷史不久,卻善於保存文物、古蹟,有豐富文化內涵。
3.宣講善書,教化善行,與其門生制度,歷經百年而不墜,維繫百年傳統而不斷,不僅是該廟最具特色之活動,更是臺灣寺廟之僅存。
碧霞宮
地址:宜蘭縣宜蘭市鄂王里4鄰城隍街5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