瑠公圳引水石硿

Author: 瑠公圳引水石硿 2016-04-26 00:47:46 Views: 1101

 

 

清朝開發臺灣後,到了雍正、乾隆年間,今臺北市大安區這一帶的移民增多,臺北盆地興起水田化運動,農業生產的方式也由粗放式燒墾轉為集約式精細農業,以提昇稻米產量。

 

 

 

乾隆5年(1740年)郭錫瑠父子為開鑿圳道,創「金順興」並集眾開鑿水圳,歷時22年,直到乾隆27年(1762)完成,當時稱為「金順興圳」。

 

 

後因一場洪水重創水圳工程,便由其子郭元棻重修水利,並將圳頭設在今碧潭,另闢下埤大圳到景美溪。

 

後來,郭錫?積勞成疾病逝,鄉人感念他的功勞,更改圳名為瑠公圳。

 

而目前的瑠公圳其實包含了霧里薛圳、原瑠公圳、大坪林圳三大系統。

 

圳水引自新店溪青潭湖水,為使灌溉水向北跨過景美溪,於是在溪流之上架設木製水槽,以木樁和木板構成,可以引導水流使灌溉水順利的流入北方的開墾地,在臺北市的大部分地區尚為農田的時候,肩負著灌溉現今臺北市在基隆河以南的範圍內絕大部份的水稻田地的重要功能。

 

瑠公圳原址在拳山、大加臘兩堡一帶,以現今從新店、經景美,到羅斯福路四段為主幹。

 

在極盛時期,瑠公圳的水源可灌溉一千二百多甲的農地。

 

水圳橫越河流溪谷,技術上極為困難。

 

此次開圳最艱難的部分,其實是新店街東南方新店溪岸邊一段,上為高山陡壁,下臨新店溪流,其中一百多公尺全為岩石,須靠人工一槌一鑿挖掘,從中鑿開,作為水圳通路。

 

其次是水圳必須東西橫跨景美溪,才可流到臺北市。

 

幾經研究苦思,採架設平底的木瑠,作為水橋,但卻遭居民通行於其上;當作橋樑行走,終因無法承受重量而被破壞。

 

最後挖通地道橫貫景尾溪底,再將去底的水缸銜接成管成為暗渠,利用物理上的虹吸原理導水。

 

可是,洪水一來就會被沖失。

 

幾經苦思,乃採用尖底的木瑠,以避免居民通行,水圳才得以暢通。

 

明治四十三年(1910),臺北市大小私埤的農墾戶見瑠公圳整治後到處水量充足,灌溉的農田皆獲豐收,紛紛加入瑠公水利組合,四月又核准了台北地區的雙連埤(雙連火車站的西北方)、大竹圍埤(新生北路一段與長安東路一段的末端)、下埤(中泰賓館後面至南京東路一帶)、三板橋埤(南京東路與林森北路一帶)、上土地公埤(濱江街與五常街一帶)、下土地公埤(濱江街三五七號附近)、鴨寮埔埤(撫遠街及松山機場內一部分)、牛車埔埤(撫遠街九十九號附近)等大小八個私埤併入?公圳組合,新增灌溉農田達四百餘甲,至此?公圳組合的灌溉範圍,遍及整個大臺北地區發揮了最大輸水功能。

 

民國五十年代以後,隨著臺灣逐漸邁入工商業社會的腳步,臺北市快速發展,絕大部份的水田變為建地,?公圳在臺北的農業灌溉價值漸漸消失,反而成為髒亂惡臭的大水溝。

 

既然已經失去了灌溉的用途,瑠公圳便逐漸因建築或開路而填平或加蓋。

 

現在在臺北縣內,新店溪碧潭圳頭,只有一段至景美溪約五公里的渠道,是保留較完整的瑠公圳原貌,附近僅有不超過三百公頃的農田在繼續使用。

 

瑠公圳引水石硿
地址:新北市 新店區(新店市)新店路65 號「開天宮」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