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會第11-17號池兩座屋埤

Author: 水利會第11-17號池兩座屋埤 2016-11-28 02:25:03 Views: 496

 

 

雲彰地區地下水超抽嚴重,大地之渴,讓雲彰的地層下陷,越來越嚴重。一年平均用掉超過十五億噸地下水,其中估計七億噸,用於農業灌溉。為了解大地之渴,政府預計花八年的時間,耗資三十億元,在高鐵沿線,周邊三公里的區域打造黃金廊道。這條廊道將以新虎尾溪為界,在缺水嚴重的南區,將輔導農民轉作旱作;至於水資源比較充足的北區,則將打造省水農業;並全面引進滴灌等省水技術,搭配植物工廠等科技農業,希望能解農作物缺水之渴。

西裝褲、白襯衫,身上沒有一點土。游連添,是不折不扣的科技農夫,打造出全年無休的植物工廠,跟傳統農業相比,用水量減少百分之九十。

科技農夫 游連添:「我們是用器皿就直接把水裝起來,那純粹就只有植物在吸收跟蒸發而已,所以相對它的水的部分,會節省掉很多。」

不必看天吃飯,蔬菜長大的過程,一滴水也不浪費。

科技農夫 游連添:「因為種土耕的部分,你要清洗(蔬菜),可能要花更多的水,所以說在種植上面省水,還有清洗的部分也會省水。」

雖然植物工廠造價高,但只要種植面積夠大,氣候穩定,改採自然光的單層種植方式,就能有效降低成本。依照農委會規畫,可望成為缺水地區的,農業新選項。

農委會灌溉科長 李允中:「植物工廠我們現在的概念是有示範性的,我們就是引進農企業的一個經營形式,我們最主要是讓一些年輕的農民,看到我們未來新的農業型態的不一樣。」

以新技術、新產業、新農民為中心,打造節水節能的新農業,將引進彰化、雲林的地層下陷區,高鐵經過的路段。包括埤頭、竹塘、溪州、二崙、西螺、虎尾、土庫、元長以及北港六個鄉鎮,以沿線3公里為範圍,打造黃金廊道,總面積約1萬3298公頃,其中農業用地約9千141公頃。

農委會灌溉科長 李允中:「(其中)大概有兩千兩百公頃左右,是不符合現在農田水利會,供水制度的一個田區,我們就是輔導這些水稻田,能夠再回到種植旱作。」

除了轉作旱作,雲林虎尾的花卉業者,早已因應可能的缺水問題,引進水科技。

雲林虎尾花卉產銷班長 陳炎榮:「我們使用這個滴灌系統以後,它可以省水省到百分之八十。」

不像傳統農業,只能憑經驗澆水,植物沒有辦法吸收的水分,就全部流失;讓水從水管上的小孔,直接滴到植物根部,精密計算植物吸水量,關鍵,就在滴灌管。

雲林虎尾花卉產銷班長 陳炎榮:「我們這個滴灌管,它有二十公分,就有一個滴灌頭,它(水)是從這個洞口滴出來,這個兩邊都有洞。」

在室內種植,二十四小時自動滴灌,從頭到尾固定控制給水。只要一根手指,就能輕鬆管理一公頃的產區。

雲林虎尾花卉產銷班長 陳炎榮:「我們滴灌就是要給水的話,就是將這個定時器,把它設定差不多,(給水)五分鐘,我們就把它設定,(給水)五分鐘,現在這第二區,這一區。」

以節水技術為主軸,政府預計將投入三十億,結合科技打造黃金廊道,達到減抽地下水3千萬噸的目標,把缺水的危機,化為轉機,讓農業繼續發光。

採訪撰稿:熊其娟
攝影剪輯:蕭于傑(2012.11.27)

 

 

 

 

 

水利會第11-17號池兩座屋埤
地址:桃園縣 觀音鄉 保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