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站光影再生廣場

Author: 後站光影再生廣場 2016-08-26 08:51:10 Views: 567

 

 

無綫新聞有個《當年今日》環節,回顧某年同日發生過的重要事件或政策,舊片段反映眾生苦與樂。不過《當年今日》是單向的,它說,你聽,又那及跟隨三位八十後短遊北角英皇道炮台山一段,聽他們口述歷史,有問有答,重構此區昔日的華麗畫面。

春秧街=四十間
三位八十後都是「活現香港」行街團的創辦人,包括前食物及衞生局政治助理陳智遠、旅遊指南《Lonely Planet》作者鄒頌華及本地文史發燒友祁凱達。行街團主旨不是純粹的行街街,而是想帶出香港城市遊並非只有購物與娛樂,還可以人文角度發掘香港好事物。
眾所周知,北角是上海和福建族群的聚居地,從來不是旅遊點,即便鄒頌華是北角老街坊,祁凱達住在鰂魚涌,陳智遠熟悉政策政治,三人也要做足功課才能導賞,娛樂、時事、佚聞、老街坊的口述歷史無一放過,最重要的是搜索個人記憶,填補消失地標的空白。陳智遠說:「要有城市驚喜,期待參加者有嘩嘩聲的感覺,每走一小段路,都有故事聽。」鄒頌華說:「寫旅遊書不能盡情抒發我對香港的感受,我們不只講歷史,還會做到今昔對照。」祁凱達說得最直接:「我喜歡收集口述歷史,百聽不厭,總覺得老香港更像國際大都會。」
採訪當日,我們來到北角春秧街,在陳智遠眼中,電車緩緩駛入春秧街街市,是香港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他想像力倒豐富:「每當電車駛入街市,總伴隨着叮叮聲,兩邊人流就會自動分開,情景就像摩西過紅海。」這奇景自1953年出現,當時電車公司想在東行線的終點站由銅鑼灣延伸到北角,但英皇道的闊度卻難以讓電車迴旋掉頭,於是想到一條絕橋,設立春秧街支線,鋪設單軌路軌,經春秧街轉入糖水道的總站上下乘客,電車再從糖水道右轉回英皇道向西行。

春秧街也見證了北角如何先後變身「小上海」和「小福建」,話說早在1921年,南洋福建巨富郭春秧投得新填海地皮興建糖廠。陳智遠說:「最後計劃擱置,卻一口氣建立一排四十間的相連樓房,所以老街坊稱這裏為『四十間』。」國共內戰時期,不少上海人逃難至香港,聚居於堡壘街、建華街一帶的高尚住宅,因此於五十年代北角有「小上海」之稱,在郭春秧開設的「麗池夜總會」打工的上海人,也聚居於春秧街。其後六十年代,上海人漸漸富起來,遷往半山雲景道和跑馬地一帶居住,反而因為印尼排華,吸引了不少福建華僑回流,開設雜貨舖,又把內地的親人申請到港,春秧街又慢慢由「小上海」轉型至「小福建」,所以來到春秧街,說廣東話的人反而像外來人。

看西片=時尚
細說北角名廈,「皇都戲院大廈」有段星光傳奇。
祁凱達對陶傑一篇文章記憶猶新:「他感慨皇都戲院由全盛期變成一家三等商場,就像繁華的香港變成特區政府,兩者看似毫無關連,看罷全篇文章的脈絡,便覺嘲諷得有道理。」那時看電影是時尚,當年陶傑到「皇都戲院」看七點半場,會先到「溫莎西餐廳」吃晚飯,又說但凡放映西片的大戲院,周圍自然有西餐廳的名牌,如尖沙嘴「樂宮戲院」有「車厘哥夫」、中環「皇后戲院」有「占美廚房」、「利舞臺」有「金馬車」和「美施」等,文章隨後不忘暗諷一句:「那時何須空喊甚麼與國際接軌,這樣的感覺就很國際。」

 

 

 

 

後站光影再生廣場
地址:臺南市大學里火車站地下道出入口及周邊廣場(火車前站南側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