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房村黃氏宗祠

Author: 九房村黃氏宗祠 2016-02-21 06:54:08 Views: 664

 

 

宗祠的功能在於家族文化之傳承
在傳統的農業社會中,宗祠‧族譜‧祭田為構成維持家族制度的三大支柱,在漢人的文化傳統裡,血源與宗族是人際關係的基石,人們常有創建屋宇與祠堂之舉,歷經數百年之後子子孫孫就有祖厝‧祖廟可尋,並且形成悠久綿延的宗祠祭拜傳統習俗,亦有追溯祖源之依所,其祖先所有的文字‧語言‧智慧,風俗習慣才得以保留,才能薪火相傳,承先啟後。
相傳民間可以有宗祠是從宋朝開始的‧然而一直到明朝神宗萬曆年間,才開始准許百姓興建宗祠,家廟,祠堂,因此今日可見到較老舊的宗祠古蹟 ,要以明朝所興建的各姓氏宗祠之歷史為最久。
以台灣本地來說,由於開發年代的關係,宗祠的建立時間多半分佈於清朝乾隆到光緒年間,先祖們或因戰亂,或因災荒,或是隨著官方遷徙來到新的土地,謀求新的出路與發展,移民到台灣建立新的產業,進而落地生根。
宗祠對移民社會來說,一方面增加了對新環境的認同外,另一方面使這些具有歸屬性的傳統價值得以延續,宗祠往往成為家族的生活重心,宗祠存在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往往佔有一定的份量,家族的榮耀如考試登科,為官,卓越的事蹟皆會銘刻於宗祠的匾額上,每年的固定的祭祀儀式,強化了親族間的彼此互動聯繫,也呼應了中國傳統所重視的家庭倫理,與慎終追遠的觀念。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 ,人與人的血緣連結在繁忙的都市中略顯得薄弱,但宗祠仍舊是維繫著地方主體文化的重要根據,其對家族與社會脈動所產生的價值意義,是源遠流長且難以抹滅的,對於整體社會的影響是休戚與共,息息相關的。
詹氏大宗祠及各地區詹氏祖廟‧家祠,基於為發揚家族祭祀文化,敬神崇祖,慎終追遠,的祭祀文化空間裡,在宗族間發揮情感凝聚之功能,扮演現代社會正本清源的傳統文化中繼角色,期能融入社區文化總體營造,對於社會發展具有穩定成長之作用。
目前兩岸詹氏宗親的交流互動,隨著改革開放...日益頻繁,各地除了紛紛成立了協會‧宗親會外,大陸台灣兩岸詹氏宗親對於修建祖廟宗祠 ,已經如火如荼地展開,猶如近年來台灣詹氏大宗祠的完工啟用,還有大陸安溪的敦仁公紀念館,祥華鄉的白玉衡祖廟,溫州的麗嶴詹氏宗祠,今年年底分別有湖頭靈惠廟,跟台灣桃園龜山兔子坑靈惠廟將相繼落成啟用,還有陸陸續續再規劃中如祥華靈惠廟將改建為現代化之宗祠,以及江西省婺源詹天佑紀念館都以緊鑼密鼓在進行中還有很多‧‧‧真的難以細數,可見一般,我們詹氏宗親對於宗族的文化是多麼的重視,這當中有很多默默在付出‧奉獻的宗親,不為人知,真正在做一個文化傳承的幕後推手,我們只能在此也默默的給予掌聲跟祝福,因為有你的付出,才能顯示出你的價值,因為有你的奉獻才能展示我們詹氏家族的力量,彼此互助,互動,學習成長,分享喜悅,及榮耀,期望在未來的時機,能夠光耀門楣,光宗耀祖,讓世人剮目相看。
臺灣一水之隔的福建省泉州市素有"龍鳳名區"之稱的安溪,歡聚一堂,由安溪縣人民政府、詹氏經濟文化交流協會主辦,中華詹氏福建省協會、中華詹氏安溪縣協會承辦的"第五屆詹氏經濟文化節暨安溪靈惠廟、開先縣令文化廣場落成慶典"活動,這是詹氏經濟文化交流協會開展各項活動的又一盛事。
安溪積澱深厚,人傑地靈,從族人先祖敦仁公首倡開縣,至今已有1056年。從清澈溪水到平安之地,從龍鳳名區到鐵觀音故鄉,安溪人才輩出,經濟發達,譽滿全球。我們在這裡舉辦"第五屆詹氏經濟文化節暨安溪靈惠廟、開先縣令文化廣場落成慶典"活動,旨在傳承五千年中華文明,意在發揚三千年詹氏文化,聯絡海內外三百萬詹氏宗親,弘揚祖德,加強交流,繁榮文化,發展經濟,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繁榮昌盛而貢獻力量!

 

 

 

九房村黃氏宗祠
地址:臺中市 石岡區 九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