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上枋寮劉宅
Author: 新埔上枋寮劉宅 2016-05-11 09:20:50 Views: 653
新埔上枋寮劉宅位於新竹縣新埔鎮上寮里二百三十八號,興建於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列入臺閩地區第三級古蹟。
乾隆二十年(1755年),劉氏第十一世祖劉瑞閣之妻詹氏攜其三子劉延轉、劉延臼、劉延楹,由廣東省饒平縣楊康鄉渡海來臺,暫居於鹽水港(今新竹市香山地區)一帶。
長子劉延轉,字學悟,於枋寮開基立業,仿照原鄉住居形式興建一座四合院祖堂,由於屋分前、後堂,故又名「雙堂屋」,當時建築僅以土埆築牆、茅草鋪頂,只有前後二進較考究。
大正八年(1919年),劉宅整修,由劉氏後嗣亦為名匠師的劉福清主持﹐加建左右三排橫屋,共費時十年,成為今日俗稱「二堂六橫式」的平面格局,共計九十九間室,建築面積約三萬平方公尺。
其規模與新埔地區「一堂二橫式」的基本平面組成相較之下,足可顯示劉氏家族人丁旺盛之貌。
民國七十二年(1983年),為紀念被劉氏後裔奉為開基祖的劉瑞閣(劉延轉之父),因而興建一座規模宏大、景觀壯麗的家族墓園,命名為「瑞閣園」。
劉氏祖訓規定,遷居他鄉立業者不得另立祖牌奉祀,劉姓家族遂以此祖堂為凝聚全家族精神之所在地,並訂每年農曆正月四日為春祭、八月二日為秋祭列祖列宗之日。
劉宅的建築形式為對稱式的平面配置,居中者為雙堂屋,左右兩側各有三槓的橫屋(護龍),由層層橫屋與門廳圍成一禾埕,形成ㄇ字型平面,呈現出鄉紳大宅的宏偉氣勢。
此種橫軸發展的多護龍型態多為務農地主所有。
為因應繁重農事之需要,並在方便足夠人手居住且不講究禮教約束的基本原則下,發展出此種生活空間配置形態。
民國七十三年(1984年),劉宅屋右側的外槓橫屋改建為現代化樓房,使得此一傳統民宅建築的整體感遭到破壞,呈現出非對稱的配置形態。
但整體而言,新埔劉宅仍可作為新埔當地的客家建築代表,同時也是當代中型傳統民宅規模的典型建築。
新埔上枋寮劉宅
地址:新竹縣 新埔鎮上寮里義民路2段460巷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