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淡水溪鐵橋(高屏溪舊鐵橋)
Author: 下淡水溪鐵橋(高屏溪舊鐵橋) 2016-06-03 05:49:54 Views: 575
高屏溪,舊稱「下淡水溪」,與北部淡水河並稱,全長171公里,是臺灣第二大河川,水量充沛,流域面積廣達3625平方公里,是臺灣流域面積最廣的河川。
1913(大正2)年其上貫穿著一座只通火車的鐵橋——「下淡水溪鐵橋」,堪稱是劃時代的重大工程。
鐵橋完工通車後,以當時日本官方刊物的說法,是「東洋第一長橋,遠望有如彩虹一般,是南部臺灣的一大偉觀」。
下淡水溪河面甚寬,水流湍急,雨季時經常氾濫成災,總督府長年進行防洪工事,除建造堤防外,也規導河流寬度與流向,但要在河面上建築鐵道,使火車能夠橫越,實甚困難,雖然鳳山到屏東的支線,早已經過設計階段,但面對湍急水流的瓶頸,卻難以突破。
因此,1908(明治41)年縱貫鐵路完工通車時,做為支線的鳳山支線,僅完成鳳山到九曲堂站(1907年10月開始營業),並未過河繼續延伸。
一直到1914(大正3)年,九曲堂至屏東的這一段7.2公里長的鐵路鋪設工程,在防洪問題上獲得初步解決後,鐵道與鐵橋的建設才成為可能。
建造者利用枯水期加緊興建,終於完工通車,西部縱貫鐵路才能繼續南下延伸。
下淡水溪鐵橋,由總督府鐵道部技師飯田豐二督造,1913(大正2)年完工,總長1526公尺(日人當時算法為5007尺),橋墩24座,自設計到竣工通車,共歷時8年,總工程費130萬元,屬於單軌鐵道。
飯田豐二技師,1897(明治30)年來臺,任職總督府,擔任技手,1910(明治43)年升任技師,次年(1911)即受命督造九曲堂至屏東的鐵路鋪設工程,但實際工程困難重重,鐵橋的興築更是艱辛,經常好不容易才鋪設出一點基礎,卻遭氾濫沖毀,為完成此艱鉅任務,竟廢寢忘食而積勞成疾,於1913(大正2)年6月長逝臺灣,享年40歲。
1913(大正2)年鐵道部同仁為紀念並表彰其公爾忘私的犧牲奉獻精神,技師小山三郎特別埋其遺墨,並於鐵橋北端的九曲堂站(舊九曲堂站,已拆除)旁設立以中文書寫的紀念碑——「飯田技師記念碑」,並銘曰:「為職忘軀,貽利於後;厥功厥名,庶幾不朽」。
該碑已堪稱鐵道文物,若能將之與下淡水溪鐵橋合觀,當更能體見豐富的下淡水溪鐵橋之歷史深度。
臺灣光復後,因為行政區劃上該下淡水溪正好是高雄縣與屏東縣的分界,所以改稱「高屏溪」。
鐵道運輸所有設備,也由臺灣鐵路管理局接收,繼續使用。
1964(民國53)年臺灣鐵路局曾對下淡水溪鐵橋進行整修,將鏽蝕的鋼樑抽換為「臺灣鐵路局鋼樑廠」自製的花樑,但橋墩型態仍屬原建物,整體造型依舊優美。
後因鐵橋日漸不敷運輸使用,臺灣鐵路局決定於其旁闢建雙軌混凝土大橋,1987(民國76)年6月22日完工通車,下淡水溪鐵橋才完成其歷史任務。
屹立於高屏溪上已近九十寒暑的下淡水溪鐵橋,已功成身退,失去鐵道運輸上的實用價值,但因其有屏東人「家鄉玄關」的集體特殊記憶,且曾是聲名遠播的遠東第一長橋,在運輸交通史上特具地位。
屏東縣政府與地方人士,皆十分認同其特殊的歷史價值,雖然財政困難,無法進行維修與再利用,但仍決定先予以保留,維護單位屏東縣政府也儘可能每年油漆一次加以保護。
經過多次申列古蹟,終於在1997(民國86)年4月2日,經指定為臺閩地區第二級古蹟(依內政部90年12月19日修訂之文資法施行細則第76條之1規定,視為國定古蹟)。
下淡水溪鐵橋(高屏溪舊鐵橋)
地址:高雄縣大樹鄉竹寮路起至屏東縣屏東市堤防路(跨高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