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泉寺

Author: 萬泉寺 2016-12-04 12:18:47 Views: 732

 

 

「萬泉寺」又名上帝廟。

 

 

 

清乾隆三十九年五月,由李振利等負責幕建完竣,並且由飄洋過海到萬丹賣藥的三山人(福州府)林啟燦,寄付商店一坎(間),南靖人李水淑寄付商店二坎,作為廟產,其租借營利稅收,供給廟寺僧侶禮佛費用。

 

 

可見當時廟宇是由和尚主持。

 

嘉慶二十二年(丁丑年),鄉民建議重修「上帝廟」,萬丹就有很多商號參與斥資興修,道光二年修竣完成。

 

根據<萬丹鄉采風錄>中解釋,「上帝廟」因為也奉祀觀世音菩薩,所以就由「廟」改為「寺」,再加上該廟坐落萬丹區(保長厝),朝向水泉村,因以改稱為「萬泉寺」。

 

「萬泉寺」於嘉慶至道光年間由李增選捐修,同時萬丹地區另一座寺廟「萬惠宮」也是由他負責修建。

 

因此萬泉寺的石鼓、萬惠宮的石獅,與兩廟的石柱、石樑,都是同時由唐山飄洋過海而來的花崗岩。

 

根據文復會考證萬泉寺的石鼓、石材,全省僅二對,另一對在澎湖。

 

同治八年,萬泉寺再由李吉利等重修,光緒年間,遭致兵災,寺廟傾塌,至光緒十一年王恒順重新修建,方使香火不輟,當時萬泉寺擁有土地廟產約二百多甲,遠至東港大潭新庄、萬巒赤山萬金、內埔、竹田一帶都有萬泉寺的廟產,當然,萬丹地區就更不用說了,可見其當時萬泉寺之名聲遠播。

 

光緒二十一年,日本治台伊始,推行地籍整理,那時萬泉寺的土地,被人私自插幟竊佔約十之八、九,連赤山萬金近百甲土地,也在日人測量工作的移花接木下,登記李仲義名下。

 

等至民國十四年間廟產才歸李朝慶居士接管,當時只剩土地三甲九分而已。

 

光復初期的萬泉寺,因兵燹倒塌而成荒廟(根據當地多位耆老的口述,於民國三十三年間,萬泉寺之建築皆倒塌只剩下一面龍邊前殿之山牆壁體,曾因倒塌年代荒廢過久,還長出一棵榕樹),連當時祀奉之玄天上帝的神像,亦流落民宅。

 

到了民國四十四年萬丹鄉代表會,要將萬泉寺的廟產公金一半,移作興建萬丹初中禮堂之用,其餘充當興築萬泉寺紀念館及小公園。

 

後經邱萬對先生,聯合萬丹地區三十庄頭村長,反對廟產移作他用,並經中國佛教會理事長釋圓融的協助,向省政府民政廳申請寺廟登記,經核准為全省第一件通過的寺廟管理組織。

 

並請屏東縣政府,歸還建廟基金。

 

此外邱萬對先生(民國五年生)還四處向人「題緣金」(請求捐獻),萬泉寺才有資金於民國四十五年重建後殿並於四十九年完成前殿,萬泉寺九十二年成立管理委員會。

 

本文介紹萬泉寺建於乾隆三十九年,採學界通說。

 

李文良教授在「關於屏東萬丹上帝廟的一些看法」一文中認為:康熙六十年朱一貴之亂,客家六堆一兵所集結誓師的萬丹上帝廟,就是萬泉寺的前身。

 

李教授說法有其推論依據,故本處將李教授說法增補於介紹網頁上,並請各界賢達先進惠予指教匡正。

 

萬泉寺
地址:寶厝村中興路2 段435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