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鹿耳門聖母廟
Author: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 2016-03-07 06:29:29 Views: 692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位於臺灣西南沿海、占臺江西緣北線(汕)尾嶼北邊的鹿耳門嶼上。
十二世紀末葉早已隨著漁民的東來而駕臨鹿耳門嶼;最遲於十七世紀初葉,棲居北線尾與鹿耳門嶼的海商漁夫已築有草廟奉祀。
時廟凡三落:前殿奉祀水仙尊王中殿主祀天上聖母,後殿供奉佛祖。
此即鹿耳門聖母廟之創建,其所奉祀的天上聖母一座三尊,信徒尊稱曰『鹿耳門媽』。
明永曆十五年(一六六一),延平郡王鄭成功來台驅荷,進取臺灣以作抗清復明之基地。
鄭王座艦行抵鹿耳門外時已潮退水淺,無法進港。
鄭王命設香案,冠帶禱告,祈求皇天列祖賜助潮水;並乘後潮之際,下小船由鹿耳門嶼登岸踏勘營地,?見聖母廟,乃入內焚香默禱,祈求鹿耳門媽顯靈庇佑。
鄭王返艦後不久,潮水果然較平時加漲,鄭軍四百戰艦遂得魚貫渡過天險鹿耳門港道,駛入台江,殲滅荷方水陸兩軍,大獲全勝,奠定驅荷開台之基礎。
明永曆十六年(一六六二)春,荷人投降離臺後,鄭王開臺大業底定,為答『鹿耳門媽』顯靈相助之恩,乃大興土木重建神廟於登陸處(位於鹿耳門嶼西北隅濱台灣海峽)。
廟分二殿,坐東向西,門迎海口;旁設砲臺,設官把守;並增祀隨艦護軍之三尊聖母神像〔信徒稱曰「國姓媽」〕,贈珍寶、立旗杆,春秋二祭:視為明鄭官建之鹿耳門聖母廟。
康熙末年修的《臺灣縣志》記其事云:在鹿耳門媽祖廟,康熙五十八年,各官捐俸重建鹿耳門聖母廟,其廟址位於鹿耳門嶼與北線尾嶼接壤處〔今鹿耳門溪下游北畔〕。
其廟凡二殿,前殿祀媽祖,後殿祀觀音,各覆以亭;兩旁建僧舍六間,僧人居之,以奉香火:是為清領時期官建之鹿耳門聖母廟。
神殿坐海向山,四周環海,南有七星﹝七個鯤鯓﹞護穴,北有鉤月〔青草崙〕高照,四面浪濤澎湃,彷如羅漢侍奉;鹿耳門媽端坐蓮花之地,日觀萬山聳翠,夜覽千舟魚燈。
清雍正乾隆年間,鹿耳門商民雲集、香客如潮,聖母廟香火鼎盛,冠甲全臺。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
電話:886-6-2577547
地址:臺南市安南區城安路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