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仔腳蔓社學堂遺蹟
Author: 楠仔腳蔓社學堂遺蹟 Views: 633
楠仔腳蔓社學堂為清光緒年間所設的七處番學堂之一(其他幾處為:臺北番學堂、恆春縣義墊、鳳山番學社、卑南義學、頂破布鳥莊番學、巒大社番學等。)也是劉銘傳治臺「撫番」策略下在阿里山番界中設立的教育機構。楠仔腳蔓社(Namakaban)為番社名,在今南投縣信義鄉豐邱村南方,陳有蘭溪支流楠仔腳蔓溪北側,社名出自曹族「肥沃平原」一語的譯音。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臺灣議建行省,以劉銘傳為首任巡無。劉氏治臺,以籌兵、練兵、清賦及撫番為急務。他以為:臺疆千里,防海又須防番,因為一旦外寇猝臨,私結番民,致生內亂,則腹心之害,便難收拾。因此為防內亂,以禦外侮,只有令全番歸化,並伐山林,以裕餉源。於是,翌年創設撫墾總局,並在各番界成立撫墾局,綜理撫墾事務,其撫墾局的要務之一便是立學堂施教化。因為生番不難於撫,而難於化,只有送子入學,初教辨音識字,使相惜成俗,才能淺移默化。光緒十三年(1887年),臺灣府經歷廣東人陳世烈(字竺軒)任雲林撫墾局委員,見阿里山「原住民」雖已規劃一百五十多年,卻常居深山,與漢人無通,教化不逮,詩書禮儀,握算權量,素所未悉。於是擇楠仔腳蔓社外之地,比照書院規模造番學堂一座,以招徠原住民孩童,施以文教。學堂外的入口處,陳世烈還加以勒碑,題「萬興關」三字。學堂聘任廣東人陳國安為教官,以通事掌理助教,先招收資質聰穎的學童二十餘名,授以簡易漢文,教導讀書寫字,期使逐漸漢化。但因教學方法不能因地制宜,又未因材施教,而以訓番俚言為主,兼授三字經,急於灌輸漢字,忽略孩童智能,故興致索然,遂生厭倦。教師言詞呵責,甚至體罰、毆打成傷。因此,孩童多忌避就學,隨拉隨逃,故未及週年,學生絕跡,學堂亦告荒廢,命運與其他番學堂雷同。楠仔腳蔓社學堂的平面配置,史料不載,現場不存,故無法得知,但從「擬書院新建」研判,應當頗具規模。如今現址荒煙蔓草,雜樹叢生,新建水泥五角亭一座供人流連,旁有洗石子方碑一座,上段嵌「萬興關」原碑,款題:「光緒十三年春月」,下刻:「嶺南陳世烈建」,碑下段嵌民國七十年酉(西元一九八一年)八月所立的「萬興關紀念碑記略」。楠仔腳蔓社學堂是臺灣建省時期劉銘傳繼沈葆楨「開山撫番」政策下,撫墾措施中最具體的表現,也是教育體制推向後山的先聲,儘管結局胎死腹中,遺跡仍具保存意義。
楠仔腳蔓社學堂遺蹟
地址:南投縣信義鄉望美村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