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埔嘉檳生活文化館

Author: 中埔嘉檳生活文化館 2016-01-16 08:00:06 Views: 628

 

 

文化館簡介:嘉檳文化館主要位於中埔鄉行政中心區域,旁有中埔鄉公所、圖書館、民代會、農會、農會超市、郵局、戶政事務所、中埔警察分局、中埔國中,位於台三線及嘉縣135線旁,原本空間使用機能為921震災而興建臨時辦公廳預定地,功成身退後改為「中埔民眾活動中心」,目前使用率偏低,故修建為「中埔嘉檳文化館」,展示地區遊憩產業,並提供一文化交流平台。計畫定位:本計劃的主要中心理念為地方環境永續經營1.地域文化發掘與建構找出中埔地區特有的區域文化。2.常民生活場所設置將「生活感」納入空間規劃思考。 3.地域環境學習旅遊建構永續經營地域環境的優質文化旅遊。發展願景:(一)設置地方文化館作為常民活動發生的場所。(二)建構中埔人與大地相爭的「綠金產業」生活史館,彰顯中埔區域特色。(三)建立多元文化的彙集平台,並賦予遊客中心功能。本館整建完成營運後,將會透過與社區、學校、在地文化工作者合作,非假日展覽時由本所員工及志工協助遊客導覽以認識中埔文化發展,假日及活動時期,由社區、學校、志工及相關單位協助及指導,讓本館營運更為完善。(一)社區營造交流平台:將社區特色呈現,並由社區輪派人員進駐解說,由解說員或文化守護員的培養,逐漸提高社區營造的人員素質。(二)遊憩資訊中心:將鄉轄內及附近景點之資料蒐集整理,指引住宿與交通。也希望鄉民利用後院的景點,從事藝文或休閒活動。(三)區域凝聚中心:提供有關社區研討會課程,加強各社區幹部間的橫向聯繫,並提供外縣市社區觀摩機會。(四)多元生態景緻與文化之鄉:透過景點、社區特色、休閒農業、地方產業將本鄉多元特色完整呈現,同時尋求未來發展契機。

 

 

 

 

 

 

 

 

 

館舍故事:

 

 

 

 

 

從志書找檳榔身分

 

 

時代在變,對事物的看法往往亦隨之改變並重新定義。在嘉義中埔,種植著古往今來依然滿山綠、但身分認定卻差很多的農產品。檳榔,往昔它是高高在上的 重要禮品,現在卻被視為是製造髒亂或者眾多病因此起的禍害。中埔山間沿路都可見檳榔,數百年來,檳榔仍然生長,但解釋的方式不一樣就差很大了。

 

 

 

 

 

打開一本清代的《諸羅縣志》,關於檳榔是這樣說的「土產檳榔,無益饑飽,云可解瘴氣;薦客,先於茶酒。閭里雀角或相詬啐,其大者親鄰置酒解之,小者輒用檳 榔。百文之費,而息兩氏一朝之忿;物有以為無用為有用者,此類是也」。一段文字,推敲出檳榔在台灣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原因,因為台灣潮濕、瘴氣重,頗具有 解瘴氣效果,且是招待客人的重要禮品,此外也是聘禮之一。書中另有一張番俗圖,畫出原住民採檳榔的景象。

 

 

 

 

 

往昔,檳榔通常只在家前後種上幾棵,《諸羅縣志》裡「舍前後左右多植檳榔,新港、蕭壠、麻豆、目加溜灣四社為最」,未曾大量種植。近數十年來,台灣才開始 有大規模種植。為何農村開始將檳榔作為經濟作物呢?主要是因為種檳榔花的勞力少,對日漸老化的農民而言較能負荷。加上台灣經濟起飛、工程需要眾多勞工,嚼 檳榔變成一種勞工需求,也擴大了檳榔的栽種。

 

 

 

 

 

中埔的群山中,處處檳榔高高招手,對中埔人而言,檳榔是經濟的基礎,然而面對檳榔今日的身分紛擾,中埔人也開始要轉型了。畢竟,好山好水裡的好景,也是未來中埔可以開發的遊憩路線。

 

 


 

 

 

 

 

 

 

 

 

 

 

 

 

 

 

 

 

 

 

 

述說嘉檳,也迎嘉賓的小房子

 

 


 

 

在省道台三線與嘉義縣道135線公路旁,也在中埔的重要行政區域裡,有一座小小的嘉檳文化館,座落在圖書館、農會、鎮公所附近,在眾多高大的建築物 對比下,顯得相當迷你,一不小心就會錯過。這座建築物,原本是在1999年921大地震後所興建的臨時辦公廳,在達成階段性任務後而閒置了一段時日,後來 改成中埔民眾活動中心,原想作為農產品的展售中心,但因為中埔缺乏人文空間,而搖身變成嘉檳文化館。

 

 

 

 

 

「嘉檳」兩字,述說的不僅是中埔圓滾滾的綠金產業:檳榔,也意涵著「嘉賓」之意,歡迎大家到來,在這裡欣賞中埔的遊憩產業的介紹,也欣賞藝術創作者舉辦的特展,作為一處交流的平台,文化是可以多元運用轉化的。房子小,沒關係,人情夠,才重要。

 

 

 

 

 

作為一處地方性的文化館,主要是從活化使用為出發點。嘉檳文化館曾經從老照片裡去探詢產業的風華,一張張照片紀錄的是中埔產業的變遷;在本地人黃朝全、羅 寶林發起的樹石藝術展覽中,提供自然的綠意;也曾邀請攝影家徐紹唐返鄉舉辦攝影展,呈現他眼中所見的故鄉之美;此外,長青學苑的成員們,愉快地在這個空間 展出近年來習畫成果。這些展覽雖然規模不大,卻是扎扎實實地屬於在地的累積。

 

 

 

 

 

一步一步慢行累積

 

 

先從被地方接受,作為建置地域文化的基地與常民生活的場所,再開始著手讓硬體也更完善,日後亦可作為提供外地遊客資訊、服務的地方。和中埔嘉檳文化 館發展關係密切,現任中埔農會總幹事的許彰敏,原本是鄉公所主任秘書,對發展中埔非常有想法,擅長休閒觀光。被稱為敏哥的他,期望讓中埔的自然與產業,都 能成為現代人的旅遊的一環。雖然,推展需要莫大的氣力,並非容易,但我們可以期待,中埔嘉檳文化館可以成為中埔人喜愛的小小文化空間,再納入產業與休閒, 成為可愛的小基地。

 

 

 

 

 

一鄉綠與一鄉文化力

 

 

或許來中埔悠閒散步,享受青山之美;或許可騎著腳踏車,丘陵間運動;或者驅車前來,享用農業的豐饒成果……,未來發展還有待努力。等待,中埔的文化可以如同農業一般豐美,慢慢地種成一片美麗花園,一鄉都是綠,有著文化力,呈現生命力。

 

 

中埔嘉檳生活文化館
電話:05-2537531、2534441
地址:嘉義縣中埔鄉中埔村一二八號之二(鄰近鄉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