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3《經典.TV》【台灣綠食堂】復古種稻 返璞歸真的田間覺醒運動
Author: TzuchiDaAi 2016-10-13 14:35:27 Views: 574
盛夏,陽明山竹子湖。寧靜的山谷中,突然出現憤怒鳥、大眼怪、微笑幽靈......,五彩繽紛的塗鴉旗幟,在一小方翠綠稻田上隨風舞動,彷彿即將有節慶熱鬧登場。
「孩子們把心裡覺得最能嚇退小鳥的圖案,畫到趕鳥旗上,好可愛!」推動竹子湖水稻復耕計畫的主持人邢玉玫笑盈盈地介紹。
這小小的兩分地,是竹子湖地區睽違三十多年再次種稻,不僅成為鄰近國小最佳的田園教學場域,更是復刻台灣稻米記憶的重要頭版。
目前田裡的品種是大名鼎鼎的台9號,採有機栽培。邢玉玫表示,大家太久沒種稻了,先練練手感,「未來我們希望能種蓬萊米剛育成的古種!」
你可知碗中晶瑩的白米飯和竹子湖的神祕聯繫?今日人們只道竹子湖是擾攘的海芋勝地,卻不識這兒曾是蓬萊米的搖籃,擁有長達半世紀的稻作歷史。彼時,群山環抱著蜿蜒嫵媚、波光流轉的水梯田,孕育著這個島上最純淨高貴的米種。
蓬萊米的逆轉勝
順著一波波稻浪盪漾,歷史的卷軸緩緩展開,回到蓬萊米誕生的那一年。
一九二六年,台北車站前的鐵道飯店(今新光三越位址)召開的米穀大會上,日本總督伊澤多喜男從「新高米」、「新台米」以及「蓬萊米」三個選項當中,欽點「蓬萊米」替在台培育有成的日本稻米正式命名,意謂蓬萊仙島之米。這優雅響亮的名字彷彿畫龍點睛,開啟了台灣稻作發展史的新紀元。
為何日本米在台灣成功種植,如此事關重大?
原來,在日治之前的台灣,人們吃的都是秈米,米粒細長,口感糙硬。但來自北方的日本人,卻是以米粒短圓、口感軟黏的米為主食,根本吃不慣台灣米,時常還得摻雜些糯米才能下嚥。可以想見當時的日人每次吃飯必然皺眉叨唸著:還是故鄉的米好吃!
日本原期待台灣成為母國的後備糧倉,遂立即對台灣稻米展開大刀闊斧的改革。當時的研究路線分為兩派:一是改良本地的「在來米」(秈米),使之接近日本米的食味品質,二是引進日本米來台試種,找出適應台灣風土的品種。
在來米改良路線在南部阿緱廳(屏東)轟轟烈烈展開,重點在於限定品種、去除有色米,在地方政府與研究單位聯手推行下,台灣米的品質與純度皆大為提升。然此時在北部試驗的日本米,仍遲遲無法突破水土不服的困境。溫帶體質的稻,來到溼熱的台灣,既長不高又早熟,出穗不齊,產量也低。出了實驗田又容易與秈稻雜交,無法維持純正。
「竹子湖的發現,是日本稻在台種植成功的一大關鍵。」邢玉玫解說,在某次登山活動中,台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技手磯永吉和台北州農務主任平澤龜一郎自高處遠眺,忽見濃霧散去,眼前山谷出現一塊獨立的窪地。研究者的第六感如電光石火閃現:這豈不是培育日本米種最好的地方?
竹子湖盆地氣候冷涼,酷似日本九州,又因地形封閉,如天然隔離圈,能避免稻種混雜和病蟲害侵襲。最棒的是這裡還有溫泉,將榖種浸潤其中,催芽同時還能消毒。
如此天賜寶地,日人隨即在此試作,並於一九二三年正式設置原種田,培育最新育成的日本稻種,再將收穫的榖種發放給台北州的農民耕種。邢玉玫整理相關文獻,發現當年的《台灣日日新報》,幾乎每天都有竹子湖的新聞,顯見其動態備受全國關注。
與此同時,台中州農事試驗場主任末永仁也在磯永吉支持下,研發出「幼苗插植法」,是為日本稻在台灣成功栽培的另一關鍵。這位辛勤細心的學者發現,只需將秧苗培育天數縮短,再插入本田中,先前苦惱的早熟和出穗不齊等諸多問題竟迎刃而解,品質穩定且產量大增。
自此日本稻突破平地高溫限制,栽培面積突飛猛進,由北而南拓展開來;加上台灣米在日本市場銷售低迷,這場稻米革命整個態勢大翻轉,蓬萊米後來居上,在來米黯然遞減。
一九三五年,島上的蓬萊米面積首度超越了在來米面積。而兩位貢獻卓著的學者,磯永吉被後人尊稱為蓬萊米之父,末永仁被譽為蓬萊米之母。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