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星堂

Author: 陳德星堂 2016-12-26 03:46:19 Views: 723

 

 

陳德星堂,位於今臺北市大同區寧夏路二十七號。座落於蓬萊國民小學南側,坐東朝西,前院寬闊。正前方設有照牆與對側街屋隔離。左前方置山門,面朝車水馬龍的平陽街,是整座建築的總出入口。陳姓出自媯姓,為虞舜之後,至東漢太丘長陳實始姓陳。陳實為潁川侯,故陳氏奉為潁川始祖。陳實的後代,以孝賢見稱,訪名士荀淑父子時,適逢德星大聚,故多以「德星」、「德聚」為堂號。清咸豐10年(1860)掌教仰山、學海兩書院的舉人陳維英,因見陳氏族人來臺開疆拓土、披荊斬棘,卻無足以慎終追遠的宗祠,遂與孝廉陳恕商議,在自宅供奉「漢太丘長潁川郡侯文範公暨德配荀夫人神位」、「唐開漳將軍忠毅文惠廣濟王元光公暨德配趙夫人神位」,每年春秋兩祭,由各地宗親輪流祭拜。後由舉人陳霞林、恩貢生陳儒林及拔貢生陳雲林等人接管,卻因祭祀人數不斷增加,空間不敷使用,於是在光緒17年(1891)集貲鳩工興建陳氏家廟一座,地點在當時的臺北府城內登瀛書院東側。日據時期,日本政府徵用文武街及其附近土地,籌建臺灣總督府,陳氏家廟被迫拆除,陳氏族人先將祖先神位暫遷至陳雲林的私宅,後又遷到瑞記茶行陳瑞星住處供奉;另一方面,不斷地向日本政府陳情,終獲撥用當時大稻埕下奎府町陸軍用地做為祖堂新址。宣統3年辛亥(1911)在陳廷植、陳江流及陳瑞星等人的發起下,由大稻埕慈聖宮的重建匠師陳應彬於民國元年(1912)主持重建,至民國3年甲寅(1914)完工。其間曾於民國24年(1935)、民國45年(1956)大修。民國70年(1981)起,並稱舜帝殿。陳德星堂的平面為兩殿兩廊兩護龍形式,通寬七開間,前殿為歇山重檐翹脊屋,殿前的蟠龍柱,左右各由雙龍雕成,較早期廟宇的龍柱繁複。山牆兩側有過水與左右護龍銜接,左右護龍山牆及內庭邊門與前殿角柱平齊。紅色的斗砌磚牆面上,有鏤雕的竹節窗及精美的彩繪泥塑。正殿用硬山屋頂,兩側有廊與前殿及護龍相通。正殿內石柱粗壯,木結構渾實高架,室內空間寬敞。殿內各間皆安有神龕、各個做屋頂、樑柱、斗栱、臺基和欄杆,宛如大建築中的小建築。神龕內歷代祖先牌位比比排列,陳氏一族子孫繁衍之眾,由此可見。

 

 

 

陳德星堂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寧夏路2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