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溪書院

Author: 磺溪書院 2016-12-23 10:20:18 Views: 681

 

 

磺溪書院俗稱文昌祠,為昔時大肚地區的文教中心。

 

 

 

清嘉慶四年(西元一七九九年),大肚、烏日士紳為提倡文風,乃成立西雝社。

 

 

西雝社成立之後,又發動社員倡捐,興建文昌祠,做為遊藝論學之所。

 

 

迨趙順芳之之子趙璧舉秀才後,後起之秀輩出,崇文重道,蔚為風氣。

 

 

因思文風之推展與教育之普及,爰於光緒十三年(西元一八八七年)由趙順芳倡議在文昌祠創設書院,名為「磺溪書院」,全部工程於光緒十六年(西元一八九○年)完成。

 

 

依據清朝禮制的規定,縣級以上的城市可以在縣府治所在地建孔廟,供士人崇拜,而一般鄉鎮只能以次一級的文昌帝君作為崇拜的對象。

 

 

因此,建於文昌祠原址的磺溪書院,除了當作教化的場所外,也繼續作為奉祀文昌帝君的祭祀空間。

 

 

日治時期,磺溪書院曾充做大肚公學校,並在龍井、追分設立分校,其後遷離磺溪書院成為大肚國民小學的前身。

 

 

民國七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磺溪書院經內政部公告指定為第三級古蹟。

 

 

磺溪書院座北朝南略偏東,是一座七開間、兩進、兩護龍帶四垂亭的四合院式書院建築,正面寬廿八公尺,縱深三十公尺,由外向內分別為三川殿、拜殿及正殿,兩側均有廂房,正殿與廂房間有過水相連。

 

 

三川殿較地面抬高四階,以中央三開間為山門,燕尾翹脊屋頂由此左右層層降落,使七開間正面展布均勻。

 

 

中門前有形象生動的青斗石獅一對,雕工精細。

 

 

開三門而入,是木構的柱廊,柱廊左右的斗仔砌磚牆上,各開一口磚砌的海棠形花式月門,形式之精美為他處罕見,空間之變化更是他祠所不及。

 

 

拜殿為八柱歇山屋頂的建築,佇立於升高的方形月台上,外角四柱為花崗石石柱,以防風雨侵蝕,內側四柱為本柱,以與大木結構接續,內外功能分明。

 

 

屋頂脊飾精美、剪黏圖象生動,是拜殿的主要特點。

 

 

拜殿前為一寬廣的中庭,舖面為少見的瓦質拼花地磚,旁邊以方磚收邊,中央舖有矩形拜石,這在臺灣傳統建築中是相當少見的。

 

 

正殿為三開間的講堂,中央供奉文昌帝君,講堂兩側,與護龍齋舍相連接的過水廊外牆,是磚雕製作最為精美的所在,除以圖樣方式表現在牆堵及牆基上外,更以裝飾的手法,在磚與磚的榫接處做出不同的圖案,從牆堵、門窗外框到窗檻、半圓弧牆基以及花瓶形廊門等,無不以鏤刻花紋的磚雕為飾。

 

 

除此之外,此處的磚雕係出自兩位不同師傅以「對場作」手法競技鑿雕而成,相互輝映,各具特色,讓我們可以同時欣賞兩位匠師的雕刻藝術。

 

 

另書院的石雕風格介於清朝中期與末期之間,造型明朗、線條明確,能注重到光影的效果。

 

 

而木雕的雕刻技法熟練、線條流暢,造型拙樸且取材豐富,如斗的刻成四角、八角和碗斗;拱的刻成雌虎栱、關刀栱、象頭栱等。

 

 

另瓜筒不僅刻有獸頭,上面還刻成蓮花;斗座的造型更是自由,有虎、獅、象等各種型態,正殿大通下的鰲魚更是精緻。

 

 

臺灣光復後,磺溪書院因受八七水災之蹂躪,屋宇破損,門毀牆塌,加以乏人照料,致形同棄屋。

 

 

民國七十五年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內政部、台灣省政府、前臺中縣政府及前大肚鄉公所共同出資,委託漢寶德建築師主持進行修復工作,於同年七月二日開工,並於七十八年三月二日完工。

 

 

惟磺溪書院自民國75年由漢光建築師事務所修建後,即因乏人管理維護,致四周環境雜草蔓生,原有地磚龜裂損壞且受潮嚴重,屋面屋瓦亦有部分毀損,俟因九二一大地震影響,致有嚴重漏水及滲水現象,導致屋架結構鬆動、腐朽及蟲蟻蛀蝕之情形亦相當嚴重。

 

 

民國八十九年經內政部同意補助修復經費,而由前臺中縣文化局於九十一年度辦理拜殿及正殿之修復工程,至三川殿屋頂修復工程則於九十四年度賡續辦理。

 

 

磺溪書院
地址:臺中市 大肚區(大肚鄉)磺溪村文昌路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