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尾砲臺

Author: 滬尾砲臺 2016-01-28 05:30:19 Views: 793

 

 

西元1884年8月1日法軍向基隆進攻,展開「中法戰役」序幕,當時臺灣巡撫劉銘傳注意到法軍可能利用淡水河直接攻入臺北府城,因此決定棄守基隆,把兵力改移至淡水。

 

 

 

當時清朝曾在淡水的沙崙、中崙、油車口先後修築砲臺,但在清法戰爭時,這三座砲臺幾乎全被法軍摧毀。

 

 

當時清軍派駐在淡水有一位名將孫開華,率領擢勝營與地方士勇對抗法軍,並獲得清法戰役中唯一一場勝利。

 

 

清法戰爭後,劉銘傳深知臺灣海防的脆弱及重要性,決定加強臺灣海防的建設並在各海口增建砲臺以利防禦。

 

劉銘傳聘請德國籍技師巴恩士(LieutMaxE.Hecht)負責督造,以西洋砲臺為建築範本,於澎湖、基隆、滬尾、安平、旗後等五處海口趕造10座新式砲臺。

 

其中,滬尾有兩座砲臺,一為「北門鎖鑰」即今日滬尾?臺,另一為「保固東瀛」,今已不見其遺跡,並透過英商怡和洋行向英國購買「阿姆斯脫朗」大砲31尊全數安裝於這10座新砲臺上。

 

光緒15年(1889)大砲安裝完竣後,滬尾?臺便未曾實際參與戰事,所以建築部分至今保存相當完整,它是劉銘傳在臺灣本島所建砲臺中碩果僅存的其中一座。

 

劉銘傳所聘請的軍事專家葬在淡水外僑墓園中,墓碑上刻著﹝大清欽賜雙寶三等第一寶星德國人巴恩士之墓﹞,其人就是多年來臺灣史及學者們遍尋不著的臺灣海防砲臺監造專家-巴恩士。

 

這位巴恩士在光緒11年(1885)北洋武備學堂創立時應聘擔任教習,因而與淮軍有關,被推派來臺灣協助劉銘傳治理臺灣防禦工事,設計了當時臺灣地區數座重要的近代化砲臺,結果竟埋骨異鄉。

 

日據時期日軍撤走滬尾砲臺內的四門大砲,將此地改為砲兵射擊的練習場。

 

臺灣光復後,滬尾?臺改由國軍駐防,民國74年指定為古蹟後開放。

 

滬尾砲臺
地址:新北市 淡水區(淡水鎮)中正路1段6巷31號